836【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製日貨】(1 / 2)

十二月十四日,晴。

報紙上沒有任何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消息,有的隻是首都陷落,呼籲國人團結抵抗的文章。曆史上,第一次完整揭露南京大屠殺的文字,是英國記者田伯烈所撰寫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此書要等明年初才開始動筆。

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此時應該在拍攝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不過同樣要到明年才能將膠片偷偷運到美國。

《大公報》戰地記者劉君揚,如今已徹底跟外界失去聯絡。這位記者是周赫煊在天津招聘的,開設分館時被調往南京,周赫煊多次讓他撤離都不聽,以致現在生死不明。

周赫煊坐著私人小輪船,強迫自己不去想任何關於大屠殺的內容,繞道朝天門前往中央大學擔任曆史係主任。

抵達朝天門碼頭時,正好遇到一艘內遷船隻。船上載著國府賑濟委員會委員長朱慶瀾,以及賑務委員會的2餘名職員,這是第六批內遷重慶的政府機關,國家元首林森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到重慶了。

而剩下的大部分南京政府機關,以及99%的內遷企業、學校,此時都還在湖北和湖南。

常凱申最初打算把遷都一分為三,即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軍事委員會遷到洛陽,行政院遷到衡陽。到11月初,他正是召開會議,討論遷都事宜。

汪兆銘也對此發表了意見,勸林森把中央政府遷到武漢或廣州,至於四川則太偏僻,汪先生覺得太不適用了。

常凱申沒有接受汪兆銘的建議,他單獨與林森商討,決定把首都直接遷往重慶,最終做出決議如下:“第一,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遷到重慶。第二,軍事委員會不急著搬走,由老蔣臨時決定。第三,各部委機關,打散遷往長沙以南或四川、貴州各地。”

至於企業和學校,常凱申認為應該遷到武漢和宜昌,所以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學校都雲集在武漢、宜昌兩地。

直到明年1月,岡村寧次率十萬大軍向宜昌推進,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宜昌大撤退”。這場內遷被歐美學者稱為“東方的敦刻爾克”,為中國保存了工業和文化元氣。

說起宜昌大撤退,就必須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大資本家盧作孚。

早在淞滬會戰開打之前,南京國民政府就實施了“江陰沉船計劃”,將24艘船隻鑿沉於江陰下遊,以阻攔日本軍艦沿江而上,那時杜月笙還主動提出鑿他的輪船。至上海、南京陷落,南京政府又在江西組織第二次沉船,前前後後主動鑿沉幾十艘江輪。

作為民生船運公司的老板,盧作孚多次接到政府沉船命令,但他拒不執行,認為鑿船以斷敵路的做法無疑自絕後路。結果到了宜昌大撤退時,其他船運公司的船隻被沉得七七八八,盧作孚的民生船運公司成為唯一可以依靠的運力。

宜昌大撤退正值長江枯水期,運載大型設備的船隻,以及噸位太大的輪船無法通過三峽。按照當時的運力,那麼多物資和人員全部運抵重慶,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盧作孚和技術人員反複研究,創造出枯水期間不停航的“三段航行法”,隻用了不到4天就把人員運完,物資運出超過三分之二。又過了2天,盧作孚把剩下的物資全部運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