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泰平十七年(1721年),九月十九日,基什姆島。
齊國人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陸續攻占了拉臘克島、亨賈姆島,殲滅阿曼軍隊六百餘,擊沉和俘獲大小船隻四十餘艘,剪除了基什姆島的所有外圍防禦,徹底將這座麵積達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大島孤立起來。
這座島嶼,東西狹長,南北較窄,幾乎與大陸海岸平行伸展,整個島嶼的海岸線曲折,除西北部邊緣的沙質海灘和淤泥灘外,一般都是岩岸。島上幾乎全是平頂丘陵,最高不超過三百米。島上氣候乾燥,土地貧瘠,東南岸有幾處礦鹽,薩法維王朝曾經在那裡設立了幾個礦場,為大陸提供食鹽。
基什姆島是海灣(波斯灣)中麵積最大的島嶼,扼霍爾木茲海峽出口,又為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極為重要。1622年,阿巴斯一世在許諾給予“報銷路費”和全部開支為條件,邀請英國東印度公司出動數艘武裝商船,幫波斯人奪回了這座被葡萄牙人占據長達一百年的島嶼。
波斯人在戰鬥結束後,雖然在英國人的斡旋下,將殘餘的葡萄牙人禮送出境,但他們卻幾乎無差彆地屠殺了所有本地居民,以此作為他們長期協助葡萄牙人作戰的報複。後來,薩法維王朝陸續往這座島嶼遷移了四千餘百姓,並派駐了一千二百人規模的軍隊,牢牢地將這座島嶼掌控在手裡。
然而,隨著薩法維王朝的日益衰落和軍備的廢弛,駐守的軍力陸續被抽調和裁撤,以至於在數年前,使得阿曼人輕鬆地攻占了這座島嶼。他們殺死了所有的波斯官員和駐守軍隊的將領,把島上的波斯人全部貶為奴隸,還驅使著他們在島上大興土木,除了將原有的堡壘進一步加固外,還分彆在島嶼的東北端和西北端另外修建了兩座沿海要塞,擺出一副長期占據的架勢。
野心勃勃的阿曼人還在一年前,將位於島嶼東端的主要港口進行了一番擴建,準備將這裡打造成一座攻略波斯的海上前沿基地。
但是,隨著齊國人的到來,阿曼人的一切努力皆化為泡影。
霍爾木茲島、拉臘克島、亨賈姆島等幾個小島,麵對戰力強大的齊國軍隊,阿曼人精心打造的幾處外圍防線並未給對方造成太多的困擾,甚至抵抗的時間都未超過三天,便均告陷落。
在這種情勢下,部署在基什姆島上的兩千餘阿曼軍隊,立時陷入兩難境地。想撤離該島,返回本土,卻因為無法突破齊國海軍戰艦的攔截和圍堵。而要堅守到底,與攻上島嶼的齊國人拚命,力戰至最後一人,似乎也不太現實。人家在火力強大的艦炮掩護下,可以非常從容地將一門門攻城重炮拖上岸來,然後抵在他們據守的堡壘前,慢慢地將其轟塌,把所有人都埋葬在炮火轟擊後的廢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