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覺得,齊國人在印度愈發表現得強勢嗎?數日前,他們已經向馬杜賴那亞王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將逃至該國的坦賈武爾國王瓦西姆一世交出來,接受齊國人的懲罰。”羅德裡格·布博瓦幽幽地說道:“齊國人不僅派兵吞滅了這個小國,還想將他們的國王送上審判席,接受齊國法律的製裁。”
“布博瓦先生,我認為齊國人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能力,去懲罰任何一個違逆他們心意的國王。”讓·雨吉上尉聳了聳肩,對羅德裡格·布博瓦的話語表現得不置可否。
作為一名職業雇傭軍,曾在法屬加勒比地區的數座殖民領地服役,他們表現得比齊國人更為強勢,對島上的土著和黑人奴隸,肆意打殺,根本不將他們當做人類對待。
瓦西姆一世雖然貴為坦賈武爾王國的國王,但在他看來,其實跟加勒比島嶼上的土著沒什麼區彆。同樣的愚昧,同樣的野蠻,也同樣的無知。他們明明知道自己王國的實力遠遠不如齊國人,卻偏要向他們發起挑釁。既然如此,那麼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那麼,你如何看待英格蘭人提出的聯合所有歐洲國家,共同抵製齊國控製和壟斷印度,乃至整個東方貿易的建議?”
外麵的雨勢似乎變大了,羅德裡格·布博瓦輕輕地關上窗戶,轉身看著這位輾轉世界各地、見多識廣的雇傭兵上尉。
“英格蘭人根本不可信。”讓·雨吉上尉搖頭說道:“幾百年來,他們躲藏在大西洋上的幾座島嶼上,窺視著整個歐洲大陸,隨時利用變幻莫測的歐洲局勢,攥取他們重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數十年前,我們法國經曆的一係列戰爭,無不有英格蘭人的身影,遭到他們的各種算計。至於說聯合歐洲所有國家,共同抵製齊國,我認為這根本不可取。英格蘭人無非是想利用歐洲大陸的力量,為他們自己謀取重要的商業利益。”
“可是,若不能打破齊國人的壟斷,我們歐洲所有的國家都無法分享豐厚的東方貿易。雨吉上尉,你能想象嗎?阿拉伯、波斯、印度、緬甸、東印度群島、暹羅、安南,以及秦國、日本和朝鮮……,這麼多國家和地區,這麼多人口,這麼廣闊的市場,幾乎都被齊國人所控製。哦,上帝,齊國人簡直就是坐在一堆巨大財富的金山上,吃得腦滿肥腸、滿嘴流油!”
法國東印度公司初建於1602年,至1650年曾三次開辦均告失敗。及至1664年,由路易十四的財政總監柯爾貝爾第四次建立,主要經營與印度和東非的貿易。但這麼多年來,經營情況一直都不甚理想。每年取得的業績,不說無法跟荷蘭東印度公司相比,就連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比不上,貿易額不到英國人的三成,獲取的利潤甚至在個彆年份都無法覆蓋成本支出。
四年前(1720年),蘇格蘭人約翰·勞主導的法國紙幣改革失敗,再加上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碎,不僅重創了法國經濟,還對法國東印度公司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幾乎瀕臨再度破產。
於是,法國東印度公司不得不進行重組和改革,重新任命了董事和海外高層負責人。羅德裡格·布博瓦作為一名曾經的法國王室財政官,現在的東印度公司駐印度高級經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出來,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繼而可以獲得路易十五和攝政奧爾良公爵的青睞,重返宮廷。
去年,他貿然派出船隊和武裝護衛登陸馬埃,就是想試圖打破齊國人對印度南部地區的貿易壟斷,直接與當地的商人和土邦王公進行交易,獲取更高的貿易利潤。
卻不料,此舉遭到齊國人的強烈反製,以武裝封鎖的激進方式,硬是將他們法國人給趕出了馬拉巴爾海岸。
對此,羅德裡格·布博瓦除了更進一步認識到齊國人在印度地區強大的控製力外,在他內心深處,卻生出幾分強烈的不甘。
或許,英格蘭人的建議值得一番考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