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平衡之策(2 / 2)

“是嗎?”齊惟檸一聽,不由來了興趣,“想不到在孟緬勢力之間竟然還有一個近似漢人的王國!那我們齊國是要對其大力扶持,以為製約緬甸和孟加拉嗎?”

“殿下所料極是!”梁書傑點頭說道:“東籲王朝自兩百多年前建朔以來,便大肆向周邊擴張勢力,曾滅掉蘭納、暹羅兩國,一度占領瀾滄王國,差點統一中南半島。東籲王朝還於前明萬曆年間,侵入雲南,奪占木邦、孟養,挑釁天朝上國,可謂張狂至極。如今,東籲王朝雖然實力漸趨敗落,但此等狼子野心之國,卻不可不防。故而,近十幾年來,我齊國竭力扶持若開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以此製約緬甸。”

“緬甸現在雖然虛弱,但從潛在的實力上,仍算的上地區大國,需分而治之。”齊惟檸笑著說道:“在豐寧堡停駐休整時,看到緬甸商社請來了不少孟人地方首領,想必在謀劃什麼大事吧?”

“殿下睿智!”梁書傑由衷地讚了一句,隨即,舉起酒杯向齊惟檸致意。

東籲王室為了此次宴會,特意安排了兩支樂隊演奏各種弦樂,一些身姿妙曼的舞女隨著音律,翩翩起舞;王室年幼的孩子在鋪滿地毯的地板上爬來爬去,一個個身份貴重的大臣和將軍們,端著裝滿烈酒的金樽,彼此舉杯共邀;矮胖的緬王達寧格內端坐禦座之上,矜持地向到訪的齊國客人致以誠摯的問候。

在喧囂熱鬨的宴會上,東籲王朝的宰相斯特拉昌不出意料地再次向齊國人提出了火器采購要求和軍事援助,希望能獲取大量陸軍輕型50毫米和65毫米火炮,以便於在崇山峻嶺的東部山區獲得足夠的火力支援。

作為交換,東籲王朝願意對齊國商人開放國內更多的內陸城市,給予更多的貿易特權,甚至十幾年前,齊國人提出的租借萊河(今仰光河)岸邊的大光(今緬甸仰光市)一地,也不是不能考慮的。

齊惟檸饒有興致地看著梁書傑表情嚴肅地與東籲王朝官員虛以為蛇,彼此間打著晦澀不明的機鋒。對於東籲官員向他發出的言語暗示,他明智地選擇了置身事外。

“陛下,齊國人不可信呀!”緬王的三弟勃耶昂登親王看了一眼那邊的情形,低聲對緬王達寧格內說道:“這麼多年來,他們除了不斷在我東籲王朝身上攥取種種商業利益,卻始終不願意幫我們改善國內財政狀況,更不願意售於我們更多的火器,唯恐我們的軍力太過強大。而且,從不同渠道收到的情報顯示,齊國人一直在暗中扶持若開王國和曼尼普爾王國,欲圖分食我東籲王朝。”

“你可有應對之法?”緬王達寧格內陰沉著臉問道。

“在我東籲從事貿易的海外商人,不獨有齊國。”勃耶昂登親王說道:“據我所知,在被齊國割占的沙廉,就有來自歐洲的英格蘭人、法國人、尼德蘭人,以及我們曾經的敵人葡萄牙人。我認為,這些歐洲人未必跟齊國人是一條心,隻要我們付出一些代價,同樣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所需的先進火器。甚至,我們還能雇請一些歐洲專業的軍事人員,為我東籲所用。據聞,那個荷蘭東印度公司將他們旗下的若乾據點讓與齊國人,想必有不少雇傭武裝人員被迫離開。我東籲王朝隻要開出足夠高的條件,定然可以招攬部分人員。”

“……”緬王達寧格內沉吟片刻,微微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此事,你且去著力辦理。但需謹記,許予歐洲人之便利,切勿得罪了齊國人,以免生出不必要之事端。”

“陛下但請放心,臣弟自當謹慎從事,必不會惹齊人不快。”勃耶昂登親王拱手說道。

話說,二十年前,齊國因商船遭到緬甸海岸附近的海盜襲擊為借口,悍然發動了對東籲王朝的戰爭。對方僅憑不到十艘戰艦、一千五百餘孟加拉駐屯軍,就大破東籲那支弱小的水師,攻占沙廉、摩拉棉(今緬甸毛淡棉市)、勃生等沿海城鎮。隨後又沿著伊洛瓦底江上朔,直奔阿瓦都城而來。

震恐之下,東籲王朝立時屈服,被迫向齊國求和。雙方遂簽訂了《阿瓦合約》,割讓沙廉及萊河以南大片領土予齊國,開放摩拉棉、勃生、卑謬、蒲甘等四個城市,賠款五十萬兩白銀。

此後,東籲王朝上下便對齊國畏之如虎,輕易不敢將其得罪。要論實力的話,東籲是萬萬比不上隔壁的莫臥兒帝國,如此,怎敢輕釁戰端,挑戰齊國?

獅虎俯臥於側,自當慎之,戒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