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民調處(1 / 2)

齊景榮跟在一名皇帝侍從官的身後,穿過數座宮殿和花園,來到位於太初宮北側的禦極殿,隨後便在殿外等待陛下傳見。

齊景榮是民調處成立以來第九任主官,在任已有八年。這個職位雖然級彆不高,但權力極大。因為這個部門的主要職責是防範並打擊一切可能危害到皇室和政府安全的犯罪活動,可以不經大理寺和監察院的批準同意,監視和處置任何潛在或者正在發生的危害行為,即使涉及到官員、學者,甚至皇室子弟,民調處也有很大的自由行動權力。

同時,民調處還經常會與黑衣衛進行情報共享,並在國內配合黑衣衛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商社(公司)、暴力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麵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信息提交皇帝和內閣總理府。

民調處對國內發生的特彆重大暴力活動、犯罪組織、外國間諜活動、民事犯罪等方麵具有最高優先權,可以插手各地警察係統的案件偵辦過程。在必要時刻,經皇帝授權後,還可以調動地方憲兵和輪值鄉兵處置重大的突發暴力事件。

雖然民調處是掛在內閣下麵,並且部門經費也由內閣戶部統一撥付,但該機構的主要人事處置權卻在皇帝手中,使得它享有比較超然的地位,不受政府任何掣肘。

因而,凡是任職民調處主官的人,無不是皇帝信重之人。而齊景榮是當年民調處第一任主官、成國公(齊遠山)的後人,雖然綿延幾代,血緣關係已然與皇室疏遠了,但總歸也是皇族之人。於是,在八年前,他便由禁衛軍係統轉任民調處,成為齊國這個最為重要的情報機構負責人。

今日早間,他還在府邸裡安睡醒酒之際,突然被一名心腹屬下匆匆跑來報信,言及,陛下派人傳召,讓他前往太初宮陛見。

昨晚與數名官員商人飲宴歡娛至深夜,正感頭疼欲裂,聽到陛下召見,半天沒醒過神來。

在仆人的扶持下,匆忙洗了一個冷水澡,早飯也沒顧得上吃,強忍著渾身的不適,乘坐馬車便趕到皇宮覲見陛下。

“景榮昨晚沒休息好?”泰平帝坐在禦案後,將手中的文書報告放在一邊,瞥了一眼強打精神的齊景榮。

“回陛下,昨晚臣與僚屬審核研究幾份案子,一不小心,便捱到了半夜。”齊景榮躬身應道。

“你是一邊喝酒,一邊研究案子嗎?”

“呃……”齊景榮心中一慌,忙辯解道:“昨晚捱到深夜後,輾轉翻騰睡不著,臣便飲了幾杯酒……”

“昨晚研究了什麼案子?”

“……數日前,我們民調處的探子從英國公使館收到消息,英國人頻繁走訪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幾國公使館,似乎在密謀串聯。臣便與諸多僚屬將近期監視查探情報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尋到一些蛛絲馬跡。”

“可有結論?”

“……尚未有結論。不過,臣已調遣更多人力,加強對英國人的監視和刺探,數日後,必然會有所收獲。”

“聽聞,國內有大型商社侵犯地方百姓權益,你可做過相關調查?”

“……”泰平帝突然轉換了話題,使得齊景榮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怔了半響,連忙應道:“臣……有所耳聞。”

“隻是耳聞?”

“陛下……”齊景榮偷偷地看了一眼泰平帝,有些不太明白這句問話所指何意,隨即小心地答道:“國內部分地產、交通,甚至鐵路等大型商社,確有在經營過程中侵犯地方百姓權益之行。但臣考慮到,這些商社乃是國之骨乾,不僅為帝國的建設發展起到了帶動和引導作用,而且,還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貢獻不少財政賦稅,也算是造福一方。故而,臣便從權,未予……有所處置。”

“景榮,我大齊王朝立朔至今,所依何者?”

“……順應民心,造福百姓,並使千萬子民安居樂業。”

“是呀,我們依靠的是民心。”泰平帝說著,站起身來,看著齊景榮,語重心長地說道:“經濟和民生的發展固然重要,但要以犧牲百姓切身利益,或者置百姓生命和財產於不顧,那其意義何在?荀子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言雖過千年,但我等後人猶可戒之。”

“臣失職,有負陛下之恩。”齊景榮躬身請罪。

“有則改之,切勿負民之所願。”泰平帝在殿內踱了幾步,貌似不經意地問道:“兩日前,大興發生了一場火災,你們民調處有沒有介入調查?”

“大興地方警察報告,此次火災恐為居民用火不善造成。……我民調處尚無介入此案。”

“是嗎?”泰平帝停下腳步,看著齊景榮。

“陛下若是覺得不妥,臣下去後,立即著命有力下屬徹查此次火災緣由。”

“景榮,民調處權重事緊,伱可不要掉以輕心呀!”

“臣慚愧……”泰平帝的語氣雖然輕緩,但齊景榮卻感到到一絲無形的壓力。

陛下對我的職屬作為已然不滿了!

“這日子安逸閒適久了,也把人養廢了。”泰平帝看著齊景榮有些倉惶的背影消失在殿門口,不由歎了一口。

“陛下,可是認為樂安大長公主之女喪生火災,是人為原因造成?”侍從官王炳森將一杯暖茶輕輕地遞到泰平帝麵前。

“無論什麼原因,總要查一查的。”泰平帝苦笑一聲,“可憐孤兒寡母的,還沒過幾天幸福日子,就遭遇如此厄運。”

“陛下,請節哀。”

“炳森,你隨在我身邊多久了?”

“陛下,臣於泰平十年(1714年)便任陛下侍從官,至今已有十年了。”

“你可有外任之念?”

“臣,但憑陛下差遣。”

“你去民調處吧。”泰平帝麵色平靜地說道:“你就任後,好生將其整頓一番,勿要再像目前這般廢柴!”

“陛下?”王炳森一驚。

“既然有些人無心任事,想庸庸碌碌地混日子,那莫如成全於他,待在華府美宅中儘情地喝酒縱樂。”泰平帝冷聲說道:“哼,去年,那一樁英夷拐帶並殘害皇家科學院學者的慘案,這民調處就無所作為,沒有發揮出任何效用。這般碌碌無為,著實讓人失望!”

“陛下,臣未曾涉獵反諜、偵探之務,恐難當大任。”

“你總掌民調處,又無需你親自去操持具體庶務。”泰平帝說道:“炳森,你乃名門之後,博覽群書,通貫古今,且向來心思敏捷。況且,這十年來隨我身邊處理各種要務,宵衣旰食,兢兢業業,幾無任何紕漏。主掌民調處,相信你也能駕輕就熟,將其整頓一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