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齊國人確實非常有錢。”弗朗茨·古特納男爵附和道:“他們完美的利用了瑞典和英格蘭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提供一筆急需的資金,卡爾十二世立即就轉向了齊國。可以預見,齊國一定會利用從瑞典獲得的海上基地,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發起對英格蘭商船的襲擊。”
“奧地利是不是已經開始準備發起對奧斯曼人的進攻了?”
“是的,陛下。奧地利人正在不斷動員和集結軍隊,向瓦拉幾亞方向開進。”
“那麼俄國人的目標確定沒有?是隨同奧地利人一起進攻奧斯曼,還是從高加索地區進攻波斯?”
“根據種種跡象表明,俄國人將進攻的方向定為高加索。”
“波蘭人呢?”
“波蘭議會仍舊在爭吵,是否授權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領兵進攻奧斯曼。”弗朗茨·古特納男爵笑著說道:“可能是預見議會的爭論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出最終的結果,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已經從華沙離開,返回了德累斯頓(薩克森選侯國首府),繼續督造茨溫格宮。”
“那麼,我們普魯士周邊的鄰居都開始忙於各自手頭上的事務,我們是不是也該有所行動了?”威廉一世再次看了一眼牆壁上的地圖,然後轉頭看著自己的臣子和將軍。
“陛下,英格蘭與齊國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我們應該繼續安靜地等待。”胡根伯格伯爵勸阻道。
“一場戰爭,往往麵臨著一場不可測的危機,但同時,也會醞釀著某種不可多得的機會。”威廉一世沉聲說道:“在戰爭出現明朗化的結果時,再做出正確的選擇,自然是最為穩妥的方法。但是,我們必然會在其中收獲得很少。”
“十幾年前,我們聯合俄國、丹麥、波蘭,以及英格蘭,通過一係列戰爭,最終將瑞典逐出了北德意誌地區。但是,野心勃勃的喬治一世(英格蘭國王、漢諾威選帝侯)和弗裡德裡克四世(丹麥國王)卻都在繼瑞典之後,渴望能在北德意誌建立他們各自的霸權,而奧古斯特二世則對我們向波羅的海東南海岸的擴張,抱以深深的戒心。我認為,現在是打破這一切的時候了。我們必須趁著英格蘭、瑞典、波蘭無暇他顧的時候,在北德意誌地區確立我們的優勢。”
威廉一世自繼位後,便施行極端的軍國主義政策。在農村地區,建立了以約5000戶為單位分配服役名額的征兵體製。入伍的士兵每年必須接受12周的訓練,並在政府征召時應召,但是在其他時間仍舊從事各自的農、工職業。而軍官,則模仿齊國軍校培訓機製,對其進行專門的軍事訓練。
威廉一世在國內大大加重賦稅,把普魯士軍隊從不足4萬人迅速增加至7萬人(這個時期,普魯士人口約為170萬,使軍隊占人口的4%),在歐洲僅次於法國、俄國和奧地利。不僅如此,他還明智地保存軍隊實力,避免與其他大國聯盟,以免使普魯士陷入目的不明、花費甚巨的戰爭中。
雖然,威廉一世參加了反對瑞典霸權的大北方戰爭,但戰後,在英格蘭和丹麥的壓製下,所得甚微,僅獲得了奧得河河口的南波美拉尼亞。他為此,對兩國一直耿耿於懷,關係也是漸趨疏遠。
而普魯士和奧地利雖然同為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最強大的兩個邦國,但囿於爭奪帝國話語權的,關係也是一直比較冷淡。在奧地利多次被奧斯曼人暴揍的時候,普魯士全都選擇了作壁上觀,樂見哈布斯堡王朝的笑話。
齊國在向英格蘭王國宣戰前,他們的公使曾幾度遊說威廉一世,希望普魯士能站在他們一邊,結成軍事同盟。齊國海軍負責進攻英格蘭皇家海軍,普魯士則對漢諾威發起進攻,奪取英格蘭這處位於北德意誌地區的領土(因漢諾威王朝入主英格蘭王國,漢諾威選侯國便與英格蘭結成共主邦聯)。
不過,威廉一世對此不置可否,既沒有拒絕齊國人的建議,也沒有動員集結軍隊向漢諾威開進,似乎打算要先觀望一段時間。
其實,普魯士算是齊國在歐洲地區為數不多的傳統友好國家,兩國早在1679年,齊國首次組織特遣艦隊訪問歐洲時,便順勢建立了外交和貿易聯係。要知道,那個時候,普魯士還僅僅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德意誌小邦國,在經過殘酷的三十年戰爭蹂躪後,境內一片凋零,百廢待興,國力不要說跟奧地利相比,就連呂訥堡(漢諾威的前身)、薩克森、波希米亞等邦國也是大為不如。
可那個時候,齊國卻偏偏對普魯士另眼相看,不僅與他們簽訂了一係列政治、軍事和經濟合作項目,還在柏林修建了公使館,派駐了全權公使。此後,兩國不斷加深彼此之間的交流往來,也獲得了齊國大量的投資,有力地促進了普魯士工商業的發展。
可是,要基於兩國友好關係,就貿然隨同齊國發起對英格蘭王國的戰爭,普魯士卻是慎之又慎,不敢輕易做出決定。英格蘭可是歐洲位居前列的大國,人口在七百多萬,還有一支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再加上漢諾威選侯國,實力數倍於普魯士。
“我們現在要將軍隊集結在沃爾夫斯堡。”威廉一世命令道:“不過,在沒有得到統帥部的命令下,不得向漢諾威發動進攻。我們需要在邊境地區製造足夠緊張的戰爭氣氛,讓漢諾威和英格蘭感到我們普魯士王國的軍事威脅。我相信,此舉一定可以獲得齊國人的滿意,從而將那筆延遲許久的兩百萬馬克(1兩白銀約等於3.1-3.2馬克)的貸款及時交付給我們。”
“遵命,我的陛下!”胡根伯格伯爵稍稍鬆了一口氣。
嗯,隻是製造戰爭氣氛,暫時不卷入這場戰爭,這對普魯士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哦,對了,法國人在做什麼?難道隻是在積極準備他們國王的婚禮,而對這場戰爭不聞不問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