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佛得角海戰(2 / 2)

懷著不解和疑惑,駐守於普拉亞港的英格蘭皇家海軍艦隊十二艘艦船在清晨九時二十分,排出一列長隊,徐徐開出普拉亞港灣,朝不遠處蓄勢以待的齊國遠征艦隊勇敢的殺了過去。

二十分鐘後,雙方艦隊各自以線列縱隊狠狠地撞在一起。

至於雙方誰先開出第一炮,當時並沒有人過多關注。但是兩艘巨艦--擁有六十六門火炮的“聖勞倫斯”號和有五十二門火炮的“瞿父”號(取自山海經)互相接近後,立即以舷炮相向。

進入近戰後,雙方的艦隊也隨各自的旗艦投入戰鬥。一名英格皇家海軍的船長事後承認,“由於相距太遠,不知道戰鬥究竟是怎麼開始的,但見到將軍在作戰,也就按命令開炮作戰了。”

英格蘭艦船數量較少,但操作靈活,作戰勇猛,以其固有的老練狠辣作戰風格,向數量四倍於己的齊國艦隊主動發起了進攻。戰鬥進行了一個小時後,在聖地亞哥島峭壁上觀戰的葡萄牙人隻能看到雙方艦隊混戰在一起,全無隊形,三十餘艘齊國戰艦,十二艘英國戰艦,都朝著不同的航向,在近距離連續猛烈地射擊。

交戰海域硝煙彌漫,黑霧騰騰,火炮轟鳴聲、船板碎裂聲、皮鞭嗖嗖聲,哭聲、喊聲、驚叫聲,震耳欲聾,偶爾還夾雜著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

船上的情景更是不堪入目,硝煙滾滾、炮火閃光、屍體和殘肢從炮窗和甲板上拋出,傷員被背下艙室,鮮血在兩舷淌來淌去。當艦隻在艦炮後坐力影響下後坐時,鮮血漫過甲板,年輕的水手們蹚著血水奔忙,扛著火藥送往炮位。船隻水線以下的下層後艙中的情景更使人怵目驚心,艙中隻點著蠟燭,在昏暗中,臨時征集而來的醫生們把忍著劇痛的傷員的血肉模糊的肢體,亂砍亂鋸。

在上層甲板上,桅杆和帆桁斷落了,將水手們埋進糾纏在一起的帆布和纜索裡。如雨的槍彈和鋒利的碎木片掃過甲板,引來一陣哀聲連連。船長和舵手們本能地操縱著船隻,避免衝撞。戰鬥持續在滾滾濃煙中進行著,有時濃煙使人看不到船身,到處彌漫著刺鼻的煙霧。

或許,置身於混亂而視線不清的戰場,英格蘭人無法看到整個戰鬥過程。但聚集在島上製高點的葡萄牙人卻有幸目睹了整個戰場情形。

讓所有觀戰葡萄牙人驚愕的是,儘管英格蘭戰艦表現得非常勇猛,火炮轟擊的頻率也非常高,發揮出了他們應有的高超戰鬥技能,但整個戰局卻是明顯朝著有利於齊國遠征艦隊一方傾斜。

齊國的戰艦似乎加裝了防護鐵板,在經受了英格蘭海軍炮火轟擊後,整個船身似乎並無多大損傷,除非,炮彈直接射入甲板之上,才能造成齊國艦船的些許損失。

反觀英格蘭戰艦,在被無數的齊國火炮轟擊後,或者船舷兩側及水線下被破開一個個恐怖的巨洞,使得船身進水傾斜,或者在遭受開花彈轟炸後,升騰起耀眼的火光,吞噬著船上的船帆和船板,一個又一個水手倉皇地跳入水中。

那些本來應該笨拙而行動遲緩的齊國巨艦,吐著一股股濃煙,仿佛靈巧的小船一樣,在戰場上迅速的移動船身,調轉船頭,進入一輪又一輪的線列轟擊。

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便先後有四艘英格蘭戰艦沉沒,六艘英格蘭戰艦受創嚴重,其中三艘被完全損壞了風帆,基本失去了動力,無助地漂浮在海麵上。英格蘭人眼見無任何勝機,遂竭力擺脫齊國艦船糾纏,鼓足風帆,朝東北方逃去。

齊國戰艦立即分出十餘艘,循著英格蘭人逃竄的身影追了過去,瞧這模樣,顯然是要對英格蘭人趕儘殺絕。

雖然,在這場戰鬥中,英格蘭人竭力集中火力射擊對方的船身,以期對齊國戰艦形成有效殺傷。但英格蘭人射出的炮彈幾乎都是那種結實而不爆炸的實心彈,除非擊中船上的火藥庫,一般情況下,很難擊沉對方船隻。更何況,齊國人將所有船隻的外殼覆蓋了一層鐵甲,更是加大了船身的保護。

當然,給船身加裝鐵甲,勢必會增加整個船身的重量,影響船隻的靈活性。可能,這也是齊國艦船上安放的火炮比較少的原因之一。

不過,齊國人為戰艦配置了蒸汽機,很好的避免了船隻載荷過重而速度緩慢的弊端,並且還加大了船隻的機動性,使其根本不需要依賴風向便能快速調整航向。

齊國遠征艦隊在俘獲了三艘受傷的英格蘭戰艦,並救助了所有落水的船員後,氣勢洶洶地殺入普拉亞港,準備奪占這座葡萄牙人領地。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