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十分鐘內,戰鬥便進入到白熱化狀態,幾艘齊國蒸汽戰艦仿佛就是會噴火的怪獸,一陣火炮轟鳴聲響起,便會有一艘或者數艘英格蘭戰艦閃現出耀眼的火光和無數迸濺的碎木,還有不斷被掀起的人體。
眼見著“後稷”號就要突出中衛艦隊的重圍,駛向艦隊外圍海域,排水量700噸的英軍二級風帆戰列艦“埃阿斯”號勇敢地衝了過去,借助著頂風,猛然間將船身橫在“後稷”號前進的方向,試圖阻止對方繼續前衝,並且以舷炮猛烈轟擊對方艦首。
然而,“後稷”號在前有艦船堵截的情況下,航向依舊不變,以一個超高的速度直衝而來,竟是要以其龐大的身軀撞擊“埃阿斯”號。
“轟!”
“哢嚓!”
就在“埃阿斯”號官兵驚愕的目光下,“後稷”號迎著他們的炮火,狠狠地撞上了“埃阿斯”號的右舷。
位於“後稷”號艦首的撞角輕鬆地破開了“埃阿斯”號的右舷船板,一個巨大的裂口出現在水線以下,海水頓時洶湧而入,灌入船艙之中。
哦,上帝,齊國戰艦竟然安裝了撞角!
“埃阿斯”號在被撞開巨大的裂開後,船身傾斜,並開始快速下沉,船上的官兵們驚呼聲不斷,紛紛抱著木桶朝海裡跳去。
為戰艦安裝撞角,最早大約是埃及人在公元前1200年發明,被古代腓尼基、希臘和羅馬大量采用,在槳帆船時代也曾盛行一時。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彆是火炮的出現,進入風帆戰列時代以後,撞角裝置就被各國海軍所淘汰了。
然而,萬萬沒想到,自詡走在時代前列的齊國海軍卻將這種被淘汰了的落後裝備又重新撿了起來,在艦首安裝堅硬的撞角,憑借蒸汽戰艦的高航速和高機動性,加上其自身巨大的艦體和噸位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鐵甲艦更是如此,使得這種古老的撞擊戰術重現人間。
在戰鬥發生三十分鐘後,位於齊國遠征艦隊第一分艦隊的東南方也傳來隆隆的炮聲,顯見是英軍埋伏的另外一支分艦隊趕到了戰場,正在圍堵齊國的風帆艦分隊。
而經過一番血戰,蒸汽戰艦分隊順利地突出了英軍的重圍,已抵達英軍艦隊殿後的位置。但齊國艦隊並沒有就此順勢撤離戰場,而是將各艘蒸汽戰艦分散開來,穿過英軍艦隊的尾跡,順風轉向左舷迎風的西偏南,利用己方優越的機動性和高速性,不斷遊走於英軍艦隊外圍,炮擊對方轉向不便的風帆戰艦。
如果以上帝的視角,從高處俯瞰整個交戰海域,就會發現戰場被分成了兩部分:以英軍前衛艦隊和後衛支援艦隊二十餘艘的風帆戰艦正在以一個極為寬廣的扇形麵,圍攻齊軍風帆戰艦分隊,並試圖將其全部兜在包圍圈中;而英軍龐大的中衛艦隊卻在另一邊戰團中亂做一片,不斷遭到遊走於外圍的七艘齊國蒸汽戰艦猛烈轟擊,幾乎每一輪的抵近齊射,都給英軍戰艦造成巨大的傷害。
薄霧和硝煙遮擋了視線,雙方在西偏南的航向上持續近距離地交火,在大部分時間裡,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向誰開火,隻是依稀朝著對麵艦船模糊的身影和炮口的閃光不斷射擊。
齊國蒸汽戰艦分隊不斷地跟著英軍艦隊轉向,有時甚至都分不清敵軍是在左舷還是右舷。在這種情況下,友軍之間的誤擊也在所難免,“天樞”號在轉向之後,就曾朝己方的“豪山”號射擊。
這種混亂而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夜裡9時才完全停息,雙方相繼駛離交戰海域,各自舔舐傷口。
當戰鬥結束後,英軍成功俘獲三艘齊國風帆戰艦,它們在英勇抵抗之後因重傷癱瘓而不幸漂到了下風的英國艦隊中。皇家海軍一級戰艦“巴夫勒爾”號對此做出了最大貢獻,但受損也是極為嚴重:它的前頂桅被打斷,船員死傷四十五人。
一位在場的軍官稱讚它“表現精彩”,而從傷亡情況來看,它與佩爾上將的旗艦、同樣擁有三層炮甲板的“納斯比”號給敵軍造成了最大的破壞,迫使齊國艦隊不斷後退,最終依靠夜色的掩護,遁入大洋深處。
佩爾上將在次日清晨的信中寫到:“……敵人匆匆逃離,他們有數艘戰艦已被打殘,我軍仍保有戰場優勢。戰鬥結束後,勝利的歡呼聲響徹我們的艦隊。……”
若是以齊國艦隊主動撤離戰場而論的話,佩爾上將的說辭倒並沒有誇大,他們成功地擊敗了齊國人,並給予對方有效的殺傷。
可是若以戰略層麵來看,佩爾所率領的大西洋特遣艦隊並沒有完成預定的目標,即沒有對齊國艦隊予以重創,所俘獲的三艘戰艦,也隻是對方力戰不竭被迫放棄的風帆戰艦。
再反觀己方損失,不僅佩爾上將本人看到統計結果後長久地默然不語,就是皇家海軍委員會的專員們收到這份戰損報告後,恐怕也會驚得跳起來。
“一級戰列艦‘尼普頓’號戰沉。”
“二級戰列艦‘馬爾斯’號戰沉。”
“二級戰列艦‘華麗’號戰沉。”
“三級戰列艦‘阿基裡斯’號戰沉。”
“三級戰列艦‘尼諾陶’號戰沉。”
“四級戰列艦‘勇莽’號戰沉。”
“四級戰列艦‘卡諾珀斯’號戰沉。”
“巡航艦‘肯特’號戰沉。”
“巡航艦‘勇士’號戰沉。”
“一級戰列艦‘親王’號、一級戰列艦‘納斯比’、二級戰列艦‘卻敵’號、二級戰列艦‘諾森威爾’號,以及若乾巡航艦受創較重。”
“皇家海軍官兵戰死二百九十餘人,失蹤五百三十餘人,受傷一千三百四十餘,總計損失兩千一百六十餘人。”
“命令艦隊轉向東偏南,準備返回英格蘭。”佩爾上將神情暗淡,語氣蕭索地命令道:“我們……回家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