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秦訪俄使團(一)(2 / 2)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怎麼就能弄兩個皇帝呢?

好吧,這種奇葩的行徑畢竟是三十多年前的舊事了,不提也罷。

但他們當今的沙皇居然是一個婦人!

而且這位女沙皇還是上任沙皇的妻子,這分明就是羅刹國版的武後臨朝嘛!

這都叫什麼事呀?

牝雞司晨?

禍亂朝綱?

罷罷罷!這蠻夷之國,朝綱倫理之事,且不由我們外來使臣所置喙評說。我等背負聖命,曆經千辛萬苦,方才抵達羅刹國都城,還是跟他們談正事,商討如何結成軍事同盟,共擊準噶爾。

羅刹人對於共同打擊準噶爾蒙古勢力倒是有一點興趣,並與使團展開積極的討論和協商。準噶爾蒙古人口雖然不多,但土地極為廣闊,幾有數百萬平方公裡之多。如果算上名義上的仆從國哈薩克汗國等地的話,領土麵積還要更大,與中亞、西亞、北亞多個勢力接壤。他們不但在這片土地上與俄羅斯帝國形成直接競爭,很多時候更是直接突入俄羅斯境內,襲擊村鎮,擄掠人口,搶劫財物,讓俄羅斯人頗為頭疼。

如今東方的秦國提出雙方共同夾擊準噶爾汗國,其實也正中俄羅斯下懷,可籍此機會削弱一下這個草原帝國也好。因此雙方很快就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並就如何協同彼此雙方的出兵時間和方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俄羅斯人希望秦國主動向準噶爾發起進攻,他們則在與準噶爾勢力交界處,以堡壘和工事,輔以少量火槍兵堵截準噶爾北躥或者西逃的道路。

怎麼說呢,就是你們秦國負責出動大軍將準噶爾打散,我們俄羅斯人負責在後麵截殺漏網之魚,不使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尼瑪的,這些羅刹人果然狡詐,儘想占便宜,還不想出大力!

秦俄雙方針對各自出兵義務和兵力規模爭執不下,誰都不想做冤大頭,為他人作嫁衣裳。兩國甚至還為擊敗準噶爾後,如何劃分其領地,也進行了激烈爭論,都想獲得戰後最大的利益。

在協商夾擊準噶爾汗國之際,羅刹人還提出要求,在雙方邊境地區展開互市,以期獲得秦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珠寶器皿、藥材,以及其他更多的東方特色商品。

羅刹人一談到互易的事,明顯就要比此前商討如何打擊準噶爾更感興趣得多,所有的談判官員和貴族兩眼也都冒著金色的光芒。

其實,早在六十多年前(1661年),俄羅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彼得一世的父親)就曾派出了一支四十餘人的使團,前往北京,訪問當時的偽清政權,提出兩國貿易通商的要求。

不過,當時剛剛繼位不到兩年的康熙帝尚未親政,而索尼、鼇拜等幾位輔政大臣也在忙於整頓混亂的朝政,同時還要應對南明孫可望咄咄逼人的攻勢,因而對俄羅斯的通商要求也沒太重視。

清虜輔政大臣在與俄羅斯使者交流過程中,還曾提出讓俄國為他們提供一些懂得工業製造和發展的工匠和管理人員,幫著他們偽清發展和提升工業能力。

麵對這個要求,俄羅斯人頓時就懵逼了,同時也被難住了。

要知道,那個時候--呃,包括現在也是,俄羅斯在整個歐洲地區就屬於極度蠻荒和落後的地區,彆說他們俄羅斯沒有太多懂得工業製造和發展的工匠及管理人員,就是有的話,估計他們的沙皇也絕不會為了達成東方貿易,而將這些“高級人才”派到遙遠的東方,來幫助偽清建立和提升體係工業。

於是,當時的俄羅斯使團負責人勒·伊茲馬伊洛夫隻能向偽清官員虛與委蛇,先行一口答應下來,以促成東方貿易的實現。

不過,隨著偽清政權在神州大陸的迅速崩潰,俄羅斯人與東方之間的貿易也戛然而止。同時,渤海國和東丹國在齊國的扶持下,不斷北上和西進,一點一點地將俄羅斯人逐出遠東和西伯利亞,使得俄羅斯人曾在歐洲市場上風光無限的毛皮生意也快被攪和沒了,幾乎失去了八成以上的貨源。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俄羅斯,除了空有龐大的領土,啥都沒有,窮得那真是叮當響,所以才會削尖腦袋要往海邊拱,希望能打開一個獲取外來財富的窗口。若非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開啟了一段卓有成效的改革,就憑俄羅斯窮鄙模樣,哪裡打得過瑞典,惹得著奧斯曼?

人窮誌短,馬瘦毛長,口袋裡也沒幾個鋼鏰,要不然,俄羅斯也不會英格蘭王國僅提供了不到五十萬英鎊的財政資金支持,就甘為他們的打手,擼起袖子,操起刀子,急吼吼地殺入高加索地區。

結果,在那裡遇到了力挺波斯人的齊國,被一頓暴揍,鼻青臉腫地縮回了高加索北麓。

說白了,還是沒錢給鬨的。明明是兩倍於敵人的兵力,而且還以逸待勞,駐地防守,更是納降了不少當地東正教信徒,瞧著也是占儘了天時地利與人和,但在對方優勢火力打擊下,以半火器半冷兵器武裝起來的俄軍根本難以招架,可以說一觸即潰,完全是一場極為不對等的戰鬥。

以前,俄羅斯人憑著火器優勢,欺負一下西伯利亞的土著,捏一捏伏爾加河流域的卡爾梅克人,就是驅逐那些來打秋風的克裡米亞韃靼人,那是完全沒問題,屬於降維打擊。

但是,在遇到科技更加先進、火器更加犀利的齊國人,俄羅斯人那點武力就明顯不夠看了。

說一千,道一萬,為了擴張領土,為了獲取波羅的海霸權,更是為了鞏固帝國的統治,那得首先去搞錢,還要搞很多錢。

伱看尼德蘭人,通過海上,將齊國和東方商品源源不斷地運至歐洲,賺得盆滿缽滿,就算他自身武力不強,但架不住人家有錢。在曆次歐洲大戰當中,隻要尼德蘭人打開錢袋,那便有的是德意誌雇傭軍為他們賣命。

如今,東方的秦國主動找上門來,那還不趁機跟他們搞定通商和貿易。雖然從陸路上,距離有些遠,貨運量也比較小,但好在雙方是直接貿易,沒有任何中間商賺差價,利潤還是有保障的。

因而,在俄羅斯人看來,打不打準噶爾,其實是次要的,關鍵是你們秦國一定要跟我們俄羅斯通商!

——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