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年1月12日,蓬萊。
在大秦境內,若說哪個地方齊國人最多,除了南京城外,當屬登州治所蓬萊為甚。
距離蓬萊縣城以南七裡的地方,曾有一處村莊,喚為七裡莊。前明建平二年(1675年),齊國特命全權專使、內閣副總理齊遠山訪問大陸時,受齊國太祖皇帝所托,於此尋訪先祖埋骨之處。
待確認了先祖屍骸和墳塚後,齊國遂在七裡莊方圓數裡之地,投入巨額資金,大興土木,開始修建大齊先祖皇陵。
當時秉政的秦王孫可望也非常慷慨地大筆一揮,將齊國先祖皇陵周邊十裡範圍內村莊、山嶺、荒地,及部分耕地一起劃給了齊國,用於修建寢陵附屬的皇陵城,包括殿宇、館舍、陵丘、石刻群等諸多建築。
為了修建這座大齊皇室先祖寢陵,齊國皇室在五年多的修建過程中,投入資金規模達兩百五十多萬漢洲銀元,前後陸續征發了二十多萬民力,對整個登州府當地的經濟民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修建寢陵、皇陵城、殿宇、館舍,需要耗費大量的磚石、水泥和木材。為此,齊國人在皇陵城附近,又投資興建了十數座磚窯、水泥窯、石料加工場、木材加工場、家具生產場、陶鑄加工場、鐵件加工場等建築相關的工場。
後來,齊國人又利用來自北京西山和雲州的煤炭,修建了數座煤加工場、鐵爐製造場,用以加工煤球和煤塊,為當地房舍住家取暖之用外。
未及,齊國人又將煤炭產業鏈向下延伸,建了幾座焦煤場,將煉製的大量焦炭售賣給北方的遵化和南方的佛山兩處冶鐵中心;從中提取的染料,售於江南眾多棉紡織工場;汲取的煤氣,賣與山東及周邊省份的豪奢富貴之家用之照明。
這些工場的建立,可以說是開辟了大陸最早具有現代意義的化工產業。
齊國人為了便於來往貨物的運輸,不僅將原有的蓬萊港進行了一番改造升級,大大提升了港口的停泊和裝卸能力,還利用煤炭煉製後產生的煤瀝青,鋪設了大陸第一條瀝青公路,對改善和提升當地交通狀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鑒於修建皇陵,動用的民力日常均保持在數萬人規模,為了保障他們日常糧食所需,齊國人從朝鮮、雲州、安南等地,每隔旬日間便會運來數船的糧食。相應地,一些商人便借機陸續建立了十幾家糧食加工場、油料加工場、魚產品加工場。
蓬萊及登州府左近的商人、小販也紛紛入駐皇陵城附近,為齊國人及數萬民工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用品所需。客棧、酒肆、食鋪、醫館、成衣鋪等各種商業設施陸續建立,石匠、木匠、鐵匠、剃頭匠、金匠、銀匠等眾多手工藝者亦紛至遝來。
及至目前,蓬萊和皇陵城已經連成一片,演變成一座擁有近二十五萬居民的中等工業城市,裡麵聚集了數百家各類工場、作坊,還有眾多的臨街鋪麵,吸引了無數南來北往的商人在此中轉停駐。
在齊國人的帶動和影響下,蓬萊城和齊國皇陵城宛如登州府轄下最為耀眼的兩顆經濟“明珠”,這裡不僅是北方地區最大的建築材料生產加工中心,也是北方最主要的糧油中轉交易中心。
齊國商人還從北明的鎮州(今烏蘇裡江以東地區)、苦葉島(今庫頁島)以及嶺北地區運來的各種珍貴皮毛至該地,經簡單加工處理後,輸往富庶的江南,使得該地成為秦國最大的皮毛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加工處理中心。
蓬勃發展的工商業,極大帶動了登州府各項民生的恢複,也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目前,而登州府僅憑9縣1散州,人口規模不到一百萬人,就為整個山東省創造近一百六十多萬銀元的賦稅,占比超過全省賦稅總額的八成,幾乎以一府之力,撐起了整個山東省的財政收入。
整個登州府,來自齊國商人投資(或合資)興建的各類工場、商社數量達二百八十多家,除了大部分集中於蓬萊縣和皇陵城外,黃縣、文登縣、福山縣、榮成縣、寧海州、海陽縣等沿海州縣也有分布,不僅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讓此間的無數百姓稍稍擺脫了一絲愚昧和落後的麵貌。
據粗略統計,常年居住和生活在大秦境內的齊國各類人員有一萬餘人,而登州府差不多就占了近四成,超過三千八百餘人,是除了南京城外,最大的齊國人聚集地。
近日,大齊皇室兩位貴人蒞臨蓬萊,以祭拜他們的先祖皇陵,著實又讓整個蓬萊縣城熱鬨喧囂起來。
按照慣例,凡是大齊皇室代表前來皇陵祭祖,一般都要給全城百姓發放福利,從無例外,要麼是一些米麵油、肉蛋禽之類的副食,要麼是棉麻絹、肥皂五金工具之類的小玩意,甚至某些時候也會直接發放銀錢。
儘管發放的物資和銀錢落到每戶人家手中的時候並不多,但總能讓蓬萊城居民為之歡喜不已,對大齊皇室也充滿了感激之情。
私底下說句大不敬的話,這大齊皇室對蓬萊城百姓,可比當今朝廷要好多了。
“其實,對於南方土地兼並開始日益擴大的情況下,整個北方地區卻罕見的保持著規模龐大的小農經濟,有大量的自耕農存在,沒有形成嚴重的土地兼並情況。若是風調雨順的年景,在繳納了朝廷的賦稅後,大部分百姓的日子過得也算不錯,雖然沒有江南地區百姓那般富庶,但起碼不虞凍餓之困,可以安穩地過一個舒心年。”
在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上,齊國皇陵城鎮守使齊德軒見皇孫齊澤烜透過車窗看著公路一側的村落,似乎對那些破敗的民居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便輕聲解釋道。
“在登州的百姓,生活相對其他地方而言,算是不錯的。最起碼,在農閒時節,可以到蓬萊城,或者皇陵城中打些零工,賺取一些現銀,用於繳納朝廷的賦稅。這要擱著秦國其他地方,一年到頭的收息,也就指著地裡長出的莊稼,根本沒有多餘的銀錢。夏秋兩稅,隻能將不多的收成賣了去換錢,最後留給他們過冬的糧食也就所剩不多了。好在,秦國的百姓勤勞用心,會在田間地頭栽種一些土豆和玉米,還有紅薯,混合著不多的稻米和小麥,也能填飽肚子。”
相較於江南的人煙稠密、民間富餘安樂的景象,北方就地區就顯得有些人口稀少,經濟上也是比較凋敝。
蓋因,經曆了明末流民暴亂、清虜入侵、大秦北伐等數十年的戰亂,不僅將整個北方地區打成一片白地,經濟遭到徹底的摧毀,地主階級也幾乎一掃而空,而且還造成了龐大的人口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