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好
這陣子,陝西布政使和都司府調動了轄區所有府衛所能拚湊的一切武裝力量,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自不必說,包括鞏昌府、平涼府、慶陽府、甚至連更遠的寧夏三衛(寧夏衛、寧夏中衛、寧夏後衛)、臨洮府、洮州衛、岷州衛等都抽調了兵馬,總計六七萬兵力,屯兵同官(今銅川)和臨潼兩地,防止關盛雲的大軍突然攻擊省府西安。
連同輔兵在內,關部隻有兩萬多人,雙方兵力對比在三比一以上。而且,如果真打起來,理論上關盛雲一方的兵員差不多可以說死傷一個就少一個,但陝省則可以依靠相對完備的行政管理體係,通過係統性征發獲得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物資補充。退一萬步說,就算陝省自己不行,朝廷還可以調動鄰省往援。陝西行都司、山西、河南、四川……都能調兵圍剿。何必忍氣吞聲地被關盛雲狠敲竹杠呢?
關盛雲有恃無恐,因為他知道,狗官們才不敢打。
陝省的官員們也知道絕對不能打——這些人馬,擺擺樣子裝門麵壯膽可以,真動手就完蛋了。
首先,這事絕不能讓朝廷知道。好吧,至少不能揭開蓋子挑明了大白天下。讓所有人的麵子都下不去是給朝廷添堵、把聖天子架在火上烤:通賊的是幾乎陝省東側的所有府、衛、州、縣,總源頭是省府三司!就算事發,總不能把陝省核心領導班子和半個省的官員一口氣全拿下吧?如是,陝省便一下子全癱,朝廷還要不要陝西了?
其次,官軍什麼德行,官員們都很清楚。沒打起來,在營裡圈著,給口吃的發幾個錢,有層層軍官壓製著,這幫瘟神不太會禍害地方。一旦動手,戰火波及的區域不管是不是真有戰事,可就全成白地了!這幫家夥,禍害老百姓一個個威風八麵,指望他們真刀真槍的跟賊人打?腦子得進多少水才敢動這種念頭?仗在鄰省打倒是無所謂,但在本省打,以後大人們吃啥喝啥?
第三,前麵幾仗大概率會輸,關盛雲肯定會用俘虜擴充實力,他可不會在乎把陝省打成一片焦土後聖天子的震怒。不管最後能不能把他抓住千刀萬剮,一眾主要官員烏紗帽肯定先掉了,其中不少可能還會連帶著腦袋一起掉!
所以,調兵隻是防備萬一,這仗絕不能真打起來。當然,延安府的亂子肯定瞞不住,幸好有於勝良背黑鍋,全扣他一個人頭上好了。自己這幾個疆臣麼,挨場罵,罰一年俸,最多也是革職留任而已。隻要留任,誰在乎那點俸祿?陝省兵馬的調動可以彙報成發現隱患後亡羊補牢的大練兵活動,整備軍務嘛,誰能說不對?關盛雲的部隊,筆底下動動就可以包裝成作訓官軍的一部分。百分之九十幾的文盲率,加上沒有即時通信手段,京師那麼遠,總能糊弄過去的。隻要他們出了陝西,就該河南那幫家夥操心了!
總之,陝省的形勢一片大好。必須大好。
講真,秦兵的戰鬥力在大明絕對能算首屈一指。不過,那說的是各路邊將的家丁親兵,至少也得是嫡係部隊。大部分兵丁跟其他省份的叫花子兵們比,除了更窮些,沒啥兩樣。
這是個誰都沒法解決的曆史遺留問題,一個死結。
我們說過,根源出在太祖身上。朱元璋出了名的狠。心腸狠,功勞越大越要殺掉,而且殺的越徹底:胡惟庸案藍玉案,殺掉的人數都是以萬為單位。同時,太祖爺更是個財迷:你做事情當然好,但最好彆吃飯,否則他心疼!早期的大明官員拿著全世界最低的工資,還要時不時擔心掉腦袋,這事地球人都知道。
朝廷養兵總要給錢給糧吧?天經地義。但太祖爺算過賬: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就是說,要是沒有賊造反,朕不就白養你們了?西北有賊造反也用不到東南的家夥啊,算算賬朕還是虧!就算用到,也就是那麼一下下,打敗了賊朕還得養你一輩子!斜麻麻地這怎麼行,朕虧大了!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你平時彆吃飯,真有韃子流寇作亂你就去給朕砍他們,等把他們都砍死,你最好也跟著一起死——那樣朕最開心。
顯然,炮灰們沒這覺悟。
那好吧,太祖爺絞儘腦汁終於琢磨出來軍屯的好辦法。天下初定,有大量的無主荒地,設定好衛所建製,劃撥給部隊,每人五十畝,還給牛。有媳婦的帶家屬過去,沒媳婦的由老家的親戚幫忙娶一個送過去,從此紮根衛所——彆再想著回來啦,戶籍地都給你改成那裡了。所以我們有時候讀史看到一些人有兩種籍貫記載,大多是這個原因:科舉時要在衛所屬地參加考試,官方檔案記載籍貫的是衛所所在地、等以後混到出人頭地,不想讓人說祖上是臭當兵的出身,又重新報了祖籍。平時衛所農兵耕田,自己吃自己種的糧、遇到戰事,放下鋤頭拿起刀去給朕砍敵人、等砍光了朕的敵人,你們還有命的回家繼續種地自己吃自己,被賊砍死的,朕再抓罪犯給那塊田補個人!
聰明的太祖爺想出這個好辦法很開心:“朕養百萬兵不費民間一粒粟”。
我們前麵講過,過了幾代,這製度變了味。將領們逐漸把軍屯的田產都蠶食圈作自己的私產,出產全是自己的。主要勞動力不再是戰兵,而是掛了兵名頭(兵籍)的農奴,好聽點的名字叫輔兵——這幫人一輩子沒摸過刀,完全不會打仗、早先的戰兵們要麼變成小地主,要麼成了生產隊小隊長。再有戰事,總得有真正的士兵啊?於是要單獨再養戰兵。
問題就這麼出來了:戰兵打仗是為國家、為國家打仗憑什麼要將領自己掏腰包?朝廷得給錢給糧!
從朱元璋朱棣以後,老朱家沒出過比這二位心更狠手更黑的,遇到這種事束手無策,故而隻能通過漕運向邊鎮運輸糧餉,久而久之,形成慣例:屯田被將領私分,朝廷再單獨輸送錢米養兵。
這個代價太大了。時間成本不說,人力物力投入,路上的損耗,大小官員的貪墨、漕兵的吃拿卡要……算一下征收的總量,再統計運輸到九邊的物資,用“十不存一”來形容絕對不算誇張。
曾經有“聰明人”琢磨過解決方案。
第一批聰明人是商人。
他們向朝廷提出:由我們商人來承包給邊軍的漕運工作。朝廷隻需要告訴我們邊軍需要多少錢糧,在南方把這些交給我們,或者直接給我們采購款,我們負責按時足量的把錢米運過去,而且,運輸費報價低得令人發指——朝廷象征性給付一點點運輸費,然後批給我們一些“鹽引”做補貼就好。鹽引就是賣鹽的許可證。從漢朝起,鹽鐵兩項就是國家壟斷經營的戰略物資,商人販賣需要特批經營許可證的。
聖天子一琢磨:以前送一石糧到邊鎮,我需要投入十石糧的運輸費、現在你們全包了?這是好事啊,不就是發幾張許可證嘛,又不用掏現錢。於是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