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賊援(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394 字 12個月前

“是啊!先生請看,賊人雖眾,但都是無甲魚腩,隻要幾百官兵一次逆襲,定會大破之!披甲賊距此足足百餘丈,被潰兵一衝,肯定是不及救援的。可惜……”

劉十亭應道:“草民不知兵,然略通望氣之術。王將軍請看,”說著用手一指,跟真事兒一樣繼續道,“那裡隱有黑氣翻騰,分明是敗相已現!對了,王將軍說可惜,敢問何故?”

王簡瞪大眼睛看了半天,到最後好像恍惚間真的看出來一股黑氣繚繞,便把大石堵了門、想偷襲需要馬文升批準等事說了一遍。

聽完王簡的想法,劉十亭一抱拳:“草民這便去找馬大人。”

王簡喜出望外:“有勞先生,多謝先生了”。

馬文升此刻在城隍廟裡。

早上剛打起來,馬文升沒敢登城,跑到寶輪寺塔上望了望,見到那麼多賊人和攻城塔樓等器械推過來,被驚得夠嗆。看到床弩奈何不了高藤豆的望台,更是嚇破了膽,沒等到王簡集火摧毀第一座塔樓就一溜煙跑回家。

回了家也不知道該乾啥,把細軟打包,換了身下人行頭才想起來四門都被堵上了無路可逃。琢磨了一會,又再換回官衣,吩咐家丁去找船——北門那裡沒有賊人,黃河水再急,也比不過凶狠的賊人吧?一定會有經驗豐富的船老大能過河的!家丁們巡遍全城,所有船家眾口一詞絕無可能:扔塊木板都會大浪卷到河底,木船怎麼可能抗得了瀑布前的激流?正在破口大罵刁民故意推諉,馬文升接到報告:王簡轟塌了一架塔樓!

這時候想起那支上上簽和天上掉下來的劉十亭,心裡猛然生出一陣希望!去戰場是萬萬不行的:孟子曰過,君子不立危牆嘛!有潘、荊兩個督戰,盯著王簡這個武夫拚命砍人就行了,自己大好前程之身應該運籌帷幄,刀槍無眼,犯不上去冒險!

到哪裡運籌帷幄呢?想來想去,還是城隍廟!靠著城隍爺,心裡就有譜了——您老人家總不會說話不作數吧?

在城隍爺前跪了不多會兒,便聽到磨盤砸了賊人撞車的捷報,簡直太靈了!馬文升誌得意滿起來,規規矩矩磕了頭,起身出了殿,正琢磨著要不要再登塔看看,這當兒,劉十亭來了。

潘荊二人不算,王簡等人的頑強抵抗,固然是出於朝廷命官守土之責,或多或少,心理上對劉十亭的信誓旦旦也是有些指望。可劉十亭自己心裡明白,那些鬼話就是為了騙銀子的胡謅,親眼見到賊勢洶洶,便開始預備後路。不得不說,劉十亭還是有一套,算準了馬大人大半會在城隍廟,於是徑直找了來。

劉十亭就是要說服馬文升發動一場逆襲。

看過關盛雲的兵勢,劉十亭立即得出結論:陝州城是絕對守不住的!看王簡的架勢是要跟他們死磕到底,這可不行——傷亡慘重之下,任誰都會滿腔怒火,這股怒火,一定會發泄出來,說不好甚至可能會屠城泄憤!你們當官的平日裡作威作福死了也值了、當兵的活該就這個命、俺可不能跟你們一樣!所以,劉十亭迅速為自己想到一條出路:投賊。

到手的銀子已經藏好了,隻要自己能想辦法溜過去,憑三寸不爛之舌和獻城之功,性命肯定能保住——再想辦法等賊人離開時開溜,回來刨出銀子便算大功告成。

城外的戰事依舊。

把幾千生力軍投入戰場,關盛雲高藤豆等人除了要進一步打擊守軍的士氣,其實是另有打算的。

牆上的守軍更不會想太多。沒了撞車和塔樓的威脅,雲梯便成為唯一的登城工具。城上的守軍和丁壯們打了大半天,體力都有些不支。此刻王簡還是把預備隊死死扣在手裡,劉十亭的六甲陣剩下的四百多人依舊無所事事——顯然,王將軍和劉神仙達成了某種默契,今天同樣也不能指望的。好在賊人們的攻擊好像有些軟,主要目標是掏牆洞,不像一上來那陣子那樣猛烈攻擊牆頭,好歹還能應付。兵士們稍微鬆了口氣。

不過,有經驗的軍官們反倒更加憂心了。這股賊輔兵跟上午那班極度驚恐中拚了命死衝的百姓明顯不同,看得出,大部分都有戰場經驗:攻擊頻次把握得很好,分工也很明確,根據冒險探頭觀察的軍官們傳回來的消息,從拋到外麵的磚土來看,不少牆洞已經掏得差不多可以容身了!

另一個新問題是弓箭手。

在把握好射擊節奏的前提下,經驗豐富的弓箭手的野戰極限不到三十輪,如果最後幾輪麵對衝鋒采取急促射,那便是二十輪左右,新手還要減半。上午那班弓手此時就算還有些許體力,箭壺也該空了。不過,跟賊人輔兵一起過來的,還有一百多新步弓手——關盛雲把自己親衛營的弓手都調給高藤豆了!隨著這幫人的到來,城上驟然感到壓力:弓兵往往本就是各營精銳,何況關盛雲的親軍!大半個時辰,牆上已經有七八個探頭指揮的軍官被射中,挨了箭的兵士百姓們數量更多達五六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