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三章計劃
接近保寧的,其實隻是孫傑派出的善勾機的半個虎翼營和一千輔兵。孫部主力都還在幾百裡外的定遠,與張虎中間還隔著整整一個順慶府呢。
倒不是孫傑消極避戰。接到軍令時,部隊正在渝城旁的佛圖關休整,準備兩三日後繼續登舟沿江西進,直抵此行的目的地瀘州——從瀘州順納溪水南下,過了瀘州衛便是奢崇明的永寧宣撫司、再向南不遠就是安邦彥的水西宣慰司!
普市所、摩尼所、赤水衛……一係列軍事要點都在這條近乎筆直的沿線上。來的這一路上,孫傑一直在盯著各種輿圖看,雖然都不怎麼精確,但也足夠讓他對大致的環境了解個七七八八。孫傑有信心:即便情況真的惡化到不可收拾,隻要西麵的鎮雄府、烏薩府(今威寧彝回苗自治縣),東麵的遵義府、平越府都能守住各自的邊界,莫教潰匪竄入,自己的部隊,就會像一把鋼刀,直插奢安兩家的腹心。後勤保障得當的話,最多一兩年便可以徹底為朝廷連根挖出這兩個毒瘤。
孫傑知道,東、西、南三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小股殘匪逃匿有餘,但絕對無法再掀起什麼波瀾——大山裡不可能養得起規模超過幾百人的叛軍,進了原始山林要不了幾天都得活活餓死。因此,奢安二賊如果真的要作亂,必然會北上滋擾富庶的川省。故而孫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到達瀘州後,先故意示弱於敵,一味堅守絕不主動出擊,然後親自帶領親兵長捷營繞路鎮雄府,從天蓬峒沿赤水河突襲赤水衛並死守之。到了約定時間,副將沈成鋼率領主力向南猛打……這樣,以沈成鋼為錘,自己為砧,將叛軍主力一鼓聚殲於黔北!剩下來的,便隻是清剿殘敵這類地方衛所軍都能乾的活兒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美好願景而已——等孫傑奉令率部北上,跟張虎接戰後不久,奢崇明安邦彥果然也被逼反了。但結果卻與孫副帥的計劃大相徑庭:本來一兩年便可以平定的奢安之亂,由於糧草、軍餉、物資、扯皮、瞎指揮、納賄、勾結……等種種原因,一口氣足足打了十七年,大明死了兩個巡撫兩個總兵,民眾死傷百萬,戰火波及川、黔、雲、桂四省,西南半壁殘破不堪……這是後話不提。
接到軍令,孫傑馬上派出了偵騎。好在纖夫船隻都是現成的,第二天部隊便結束休整,沿涪江北上。幾日後,抵達重慶府合州(今合川),在釣魚山麓臨時駐紮下來。等待川省三司調撥糧草的同時,孫傑的偵騎也帶回了川北的初步軍情消息。
聽斥候報告過軍情,孫傑犯難了:從合州繼續沿江北上,過了定遠便可進入順慶府,再順著嘉陵江的水道上去,南充、篷州這一路行軍都會很輕鬆。然而,整個順慶府西部,除了嶽池一縣沒怎麼遭到兵禍,這一路幾百裡已差不多變成事實上的無人區,完全不可能指望就地獲得任何補給!即便把一部分纖夫打發走讓自己的輔兵臨時將就一下,手下還是有萬把張嘴!
對孫副帥、以及像孫副帥一樣恪儘職守忠心耿耿的大明將領們來說,剿匪從來就不是問題——去剿匪的兄弟們吃什麼,才永遠是最大的問題。
孫家百戰百勝的奧秘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對後勤保障的重視。孫家的輔兵營可不像其他大多數將領那般被視為一次性消耗品,而是像戰兵部隊一樣有比較嚴格的指揮係統——當然,相對來說。很多同時代的將領往往不舍得自己掏錢養輔兵,需要時就到處去抓人湊數,流民也好,良民也罷,男人不夠壯婦將就,抓來哪個算哪個。這種臨時拚湊出來民伕隊不可能指望有什麼效率,還要派人看著免得趁亂跑掉,結果是當然會大大影響部隊的機動能力。而老孫家的輔兵則也可以被視為一支成員世襲、結構相對穩定的準戰兵部隊,待遇上,甚至好過大多數軍鎮的正規戰兵、規模上,與戰兵的比例常年維持在四比一,甚至五比一的豪華比例。效果很明顯,然而代價也很不小——最受聖天子信任、論戰力全大明首屈一指的王牌軍的主帥,整個家族近兩百年的積累,財富竟比不得某些從未領過一個兵的指揮使。
所以,孫傑隻好先派出善勾機的半個虎翼營作為先頭部隊北上接敵預警,同時撥給他一千輔兵,帶上全軍半數的軍糧保障這隻小部隊的供給,主力則慢慢向北機動,最後駐紮到定遠附近,等待川省三司陸續征調過來的糧秣與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