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章 製衡(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256 字 10個月前

怎麼辦?得有另一股力量去製衡他們——嗯,這股製衡的力量還要緊緊抓在自己手裡!

其實,聖天子此前心裡已經隱隱有了答案,直到此刻,茅塞頓開,終於領悟出來一個自認為完美的解決之道,開口換道:“廠臣何在?”

“老奴在。”門外侍立的李世忠應聲道。

朝會。

議到張虎之患,左亦直又蹦出來指責閆民望追繳不力有負聖恩,沒想到這日聖天子動了怒,第一個被當場拖下去。喬南星再出班替他辯解,沒等說完,也被錦衣衛拿下。這下所有人都傻了眼,從沒見過聖天子發了這麼大的脾氣。左僉都禦史王清遠仗著言官領袖的地位,硬著頭皮搬出祖製想來個力挽狂瀾,沒想到聖天子把席俊宇的貪案、以及以前禦史的保舉奏章直接甩在王大人臉上……於是三位並排被按在午門外等著挨板子。

廷杖並不罕見,以前也總是有,甚至有些人就是存心惹怒大皇帝自己找打——不過,大部分時候也就是走個流程:事先穿好特製的棉褲,朝服裡麵還墊上厚厚的墊子,錦衣衛們也不是真打,板子落到屁股上以前一頭已砸到地上,聽著熱鬨,挨了幾十板跟沒事人一樣,能連蹦帶跳地在大街上四處吵吵自己“直言敢諫”的英勇事跡。掌刑的幾位功夫據說也練得出神入化,坊間盛傳,同樣是打,有三種效果:

一、傷皮不傷骨。可以把表皮拍得血肉模糊,但骨頭一點事沒有,當天晚上就能行走如常——用草紙包上塊豆腐,幾板子下去草紙稀碎,豆腐完好如初。

二、傷骨不傷皮。表麵上看不出什麼異常,但內裡腿骨已經被打斷,落下終身殘疾還算輕的,過些天人死掉也沒什麼稀奇——軟布包上青磚,軟布如常,青磚已被打成齏粉。

三、皮骨都不傷,走個形式。就是現在這般。

還不知大禍臨頭的三位嘴裡兀自喊著“臣無罪”,李世忠陰笑著走過來監刑,一開口幾人便全傻了:“來呀,給咱家把幾位大人的褲子扒了著實打!”

血肉橫飛。

最慘的左亦直,李世忠當然要為乾兒子出氣,特意關照之下,老左兩瓣屁股上的肉都被拍飛,直到看到白森森的腿骨,這才停了手。

這個信號太明顯了。當晚就有幾撥人陸續敲開了馬全大人的院門。

*《明史》的說法是王振在土木堡之變時被瓦剌亂軍所殺。《明史紀事本末》則說“護衛將軍樊忠者,從帝旁以所持棰捶死振,曰:‘吾為天下誅此賊’。”而且,把土木堡之敗的責任全推到王振頭上——挑起瓦剌矛盾、慫恿英宗親征、改道蔚縣耽誤退兵更是直接導致英宗被擒……這種說法廣為流傳,至今被絕大多數人信以為真。然而,是真的嗎?

嗬嗬,當然不是。

看一個簡單的事實。

英宗被也先放回,南宮複辟之後,馬上做了一件事:“英宗複辟,顧念振不置(沒人管後事),賜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賜祠曰‘精忠’!”

看到沒,在複辟重登皇帝寶座的第一時間——天順元年(重新登基要改國號),便下詔為王振正名、以香木為其塑像、建旌忠祠祭葬招魂!英宗是土木堡之變的親曆者,先是被也先俘虜、再被景泰帝關了七年隨時擔心受怕被害死、自己的兒子被廢了太子也差點小命不保……如果真是被王振坑得那麼慘,能這麼做麼?!

再看幾個記載:王振被抄家,金山銀山,珍寶無數、劉瑾被抄家,金山銀山,珍寶無數、魏忠賢被抄家,金山銀山,珍寶無數……對吧?隻一個小問題:這些金山銀山,都到哪裡去了?

結論隻有一個:文官們潑臟水瞎編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