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作死(2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6324 字 10個月前

奢崇明當然知道地方官們在不停地使壞,但他還是忍著。永寧監生陸登瀛(注意,隻是個監生哈)找他勒索謝禮,錢不多,他給了、參將周敦吉被罰後對他當麵破口大罵,他忍了……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在地方文武眼裡已經成為一個不除不快的榆木疙瘩絆腳石。

赤水衛的軍官為了擴大自己的軍屯(也就是私田),搶奪土人的土地,官司打到貴州巡撫張鶴鳴那裡,張巡撫給朝廷的報告是:奢家早有反意,跟官軍爭田是有意抗旨、謀逆!要密切防範。

大明果然是大明,完全不長記性——播州之亂的源起,不就是萬曆逼楊應龍出兵去抗倭援朝麼?現下遼東那裡後金鬨騰的太凶,嗯,這回該叫奢崇明出兵了!

沒事一定要找事、挑起小事千方百計得變大事,大事則要進一步催化成災難……總而言之一句話,不把事情推到完全不可收拾的絕境就不是大明!

奢崇明不是楊應龍,他還真服從命令,親自帶了兩萬人上路了。

奢家出人命替你打仗,萬裡遠征,全靠兩條腿從貴州走著去東北,沿途朝廷怎麼也得給預備點吃的吧?對不起,沒有!好吧,沒有也行,發點軍餉安家費咱們自己買窩頭湊合唄?朝廷說這個沒問題。嗯,奢崇明選擇了相信朝廷。說好了到重慶朝廷就給軍餉,每人二十兩合計四十萬兩,朝廷後來說按十七兩給,奢崇明也答應了。

你還彆說,朝廷真給了。嗯,給了十分之一,四萬兩,就這些了,愛要不要!奢崇明抱怨了幾句,最後也還是收下了——但此舉又惹怒了一位大人:巡撫徐可求。

喲嗬,這四萬兩你他媽還真都收下了?你這個蠻子是真不懂規矩哈。也罷,本官來教育教育你!徐可求指著奢崇明的鼻子:“兩萬人全是老弱,你這蠻狗什麼態度?分明是應付朝廷!全給老子滾回去,換一批精壯的來!等等,為了避免你轉一圈再原班人馬領回來糊弄本官,也為了在遼東戰場識彆敵我,你的兵要全部刺麵,臉上都給老子黥了印記再走!本官嚴正警告你:叫你回去換人是本官慧眼如炬識破了你欺瞞朝廷的伎倆、若是因此耽誤了時間誤了軍機,一切責任都由你承擔,小心你的狗頭!滾!”

一直弓著身的奢崇明聞言緩緩挺直了腰杆,擦了擦臉上的吐沫星子,衝徐可求笑了:“全部黥麵?我們出人命替你打仗,無糧無餉卻要被當作犯了罪的人一樣臉上刺記號?老弱?好,叫你看看我的這些老弱的能耐吧。兒郎們,把渝城給我拿下!”

奢崇明的女婿樊龍一聲大吼:“刺麵?俺先給你這老狗刺一下!”一槊捅進徐可求腰際,把人挑起來在空中掄了個大大的圓弧,啪的一聲砸在地上!早已忍無可忍的土兵們一擁而上,徐可求和二十餘名漢官轉眼間被亂刀剁成一塊塊碎肉,剛才還不可一世的明軍見土兵真動了手瞬間崩潰,丟盔棄刃哭號著四散奔逃……一個時辰不到,偌大的重慶城陷於奢崇明統帶的這幫“老弱蠻夷”之手!

奢安之亂正式爆發。

出乎大明官員們意料之外的,貴州的安氏竟跟奢崇明聯手一起反了!在他們的判斷裡,以前播州楊應龍作亂時,安氏曾堅定地站在了朝廷一方——要知道,安楊兩家可是姻親關係啊!奢崇明和安家一直為了地盤打來打去的,算仇人呢,正好鼓動安家去跟奢家死磕拚個兩敗俱傷,怎麼可能聯手造反?

可惜這幫漢官老爺們都是選擇性記憶——他們此刻隻記起了播州之亂時安家幫大明平叛,卻忘記平了叛以後,自己是如何回報他們的。

土官被勒索、土民被欺淩等常規節目安家當然一樣也沒落下,這個不消說。協助朝廷平播州楊亂前,朝廷答應會劃撥幾塊楊應龍的土地作為賞賜,平亂以後,一隻又一隻大人一頭拱出來痛心疾首地喊,如果給了他們土地以後便是尾大不掉!還好,楊亂的傷口還沒結疤,總算有幾個明白人問了一嘴:安家如果因此也反了,你們幾位誰去平亂?這些隻大人們於是一縮頭又裝聽不見了……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朝廷許了,地方上又扯皮了好久才兌現了一部分。幸好,安家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嘴上倒也沒說什麼。

為了控製安家,明廷在貴州廣置衛所,二十多個實土衛所在安家周圍環伺虎視眈眈。比較過分的是,除了隨時被完全不講理的各等文武打秋風,這些衛所的軍屯也逐漸變成大小軍頭的私田。得寸進尺,軍官們不斷蠶食安家的土地,安家也隻能敢怒不敢言。

等協助朝廷平亂立下大功的安堯臣去世,其子安位該承襲世職。由於交不起各位大人們的好處費畏懼勒索,小安子遲遲不敢襲職,宗祖大權掌握在其母奢社輝和安堯臣弟弟安邦彥之手。最最缺德的,貴撫張鶴鳴因為奢社輝曾經與奢崇明的兒子奢寅因為土地糾紛鬨過矛盾,便認為有機可乘,於是與巡按禦史楊鶴聯名上奏朝廷:趁安家少主安位年幼未成氣候,“仰我鼻息”之際叫上奢家一起發兵征討,徹底實現改土歸流!

獻完這個把功臣兒子趁小砍死的安邦定國之計,公忠體國的張大人遷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拍拍屁股回家了——名聲、官職都到手了,陝西那裡又窮又亂,張大人才不去呢!

以張大人為代表的大明官員們顯然忘記了兩點:

1、安家的奢社輝確實與奢寅有過紛爭。不過,除了安堯臣的妻子以外,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她是奢寅的親姑姑!奢社輝是奢崇明的妹妹,兩者的矛盾是姑侄之間的家務事!

2、貴州官場土流混雜,人家在當地已紮根一千七百餘年,你們要把小安子斬草除根的想法,竟然還要拉人家親舅舅一起動手,安家早就知道了!

那麼問題來了:誰是真傻子呢?

聽到姻兄奢崇明忍無可忍反了,安邦彥跟嫂子一商量:與其幫這個朝廷鎮壓親人,然後再等著朝廷過來砍自己全家,不如……

也反了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