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章 鬥智(1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4617 字 7個月前

二百一十四章鬥智

者洞根是寧穀寨的二當家。

二寨主這個名頭聽起來不小,在奢安聯軍裡其實啥都不算。離安順州很近的寧穀寨是個彝族的小部落,全寨也就千把人,都姓者。寨子不大,油水便有限,大頭領者麻泥也很會來事兒今天送些土筍明天拎幾隻山雞,故而與安順州幾位漢官的關係一直維持的相當不錯。安邦彥的起兵是擺在者麻泥麵前的一道兩難的選擇題:若是不跟著一起起事,為了殺一儆百安邦彥肯定第一個弄死他、若是跟著一起反呢?先彆說最後能不能成事,隻要雙方拉鋸幾回,官軍來一次反擊,小小的寧穀寨也立刻會被他們給一把火燒成精光。老謀深算的者麻泥看著篝火琢磨了半宿,把小兒子者猛塘叫過來吩咐了些什麼,者猛塘便連夜去了安順州。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看到,州裡的幾個漢官急匆匆去了貴陽,者猛塘也沒再回來。

得知小兒子“無故”被漢官“綁”了,者麻泥就“病倒了”。病倒以前又把大兒子者洞根叫了來嘀咕了半晌,然後者洞根便領了十幾個漢子加入了安邦彥的隊伍。者麻泥的病很奇怪:你說不算重吧,成天待在竹樓裡也不見他下來一次;你說真的很重呢,寨子裡大事小情的大家還都去家裡找他評斷,啥也沒耽誤。

顯然,者麻泥是條老狐狸:有通風報信救命之恩的者猛塘跟在漢官們身邊,萬一老大哪天被官軍拿了,十有八九能撿回一條命、自己病了,長子投了安長老,雖說沒帶幾個人,態度絕對算端正,安長老也不會非要跟本就沒多少人的寧穀寨過不去。

老爹一再耳提麵命,者洞根心裡也有數,所以寧穀寨這十幾人在奢安聯軍裡一直出工不出力。不過彆說安邦彥了,連其他寨主頭人們也都沒往心裡去——這麼幾個人,你能指望他們做啥?

於是大家都錯了。

名不見經傳的這十幾個人,偏偏做了件大事,很大的事——他們所造成的官軍的傷亡,比一場大型會戰都不少,甚至部分地改變了一點點曆史。

安邦彥始終有一種取巧的心理,希望兵不血刃地拿下貴陽,因此一直沒有像奢崇明打成都那樣發動一往無前的攻擊。除了剛開始打了一次北門被鎮筸兵擊退,早在五月下旬圍城百日之際,他還發動了另一次試探性進攻,攻擊的重點選在貴陽西門。

安邦彥想取巧,各寨子的頭人們更舍不得叫自己的族人去強攻送死,於是這場攻城戰便出現了在那個時代獨樹一幟的場景:沒有蟻附爬牆、沒有撞車塔樓、沒有短兵白刃,雙方都在遠距離對射——以現代人的視角看來,很有點兩個小朋友賣力又認真地隔空比劃奧特曼對戰的味道。

西門外有一塊巨石,平時被草木掩蓋,也實在太過巨大,幾與西牆齊平。貴陽守軍剛剛清理完遮蓋的草木還沒來得及破壞,水西軍便開了過來。民伕們一哄而散逃進城裡,大喜過望的水西軍上千人湧到石上,操起獵弓便向城頭射箭。無論苗族彝族還是土家族,幾乎人人都是獵手,論準頭和心理素質,都甩那些承平日久的衛所軍不知多少條街。不過,水西軍也隻是在氣勢上占了些優勢,沒撈到多少實打實的便宜——因為牆上的守軍雖菜,然而卻有裝備優勢。絕大部分水西軍用的都是竹弓,二三十丈的距離殺傷力更是極為有限,而絕大部分貴陽守軍都有甲!

竹弓射出的箭當然不可能破甲,但這幫衛所兵每挨上一下,儘管沒什麼實質傷害,都會大呼小叫地咋呼一通,恐懼感相互傳染,一個個縮著頭貓在垛後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也就是他們了,換做孫傑的隨便哪個營,遇到這等對手,營官連舉盾的命令都不屑下達,長刀一引就領著兄弟們直愣愣碾過去了。史永安接到報告急匆匆趕過來西牆,見守軍都被壓著挨箭氣壞了,調了十幾個火銃手兵乓一通亂打,賊人沒倒下幾個,氣勢上總算扳回不少,火銃發射的白煙遮蔽下,守軍弓兵們這才壯了膽子陸續冒出頭來跟水西軍對射。

於是雙方便打了個熱熱鬨鬨不分伯仲——同樣的距離,正規步弓射無甲當然是壓倒性優勢,不過這幫大爺們準頭奇差無比,雖不能說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瞄哪個射不到哪個卻是再正常不過;水西聯軍膽子大準頭好人數還多,可奈何手裡的弓箭威力太小,羽箭每每中的便“啪”的一聲掉下去,隻能把那倒黴的家夥嚇得一蹦三尺高……

這樣子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史永安又找來民伕在牆上豎木板腳底下墊磚頭,忙活了大半天,守軍終於擁有了製高權。竹弓本就威力不足,還需要仰射,便逐漸落了下風。不過史永安的做法倒給他們也提了醒,於是有腦筋活絡的頭人咿咿呀呀一通吼,土兵們呼啦一聲全退了下去。

那一晚,城外的山裡火光點點人聲鼎沸,誰也不知道水西軍在搞什麼名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