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九章 斧劈峽(1 / 2)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 5270 字 10個月前

二百二十九章斧劈峽

奢崇明並非沒考慮過此行的風險。不過一方麵,自己能恢複元氣多虧了安邦彥的大力協助,彆的不說,就說糧食,安長老將從張芳那裡騙來的糧草四成都給了自己,永寧部未來兩年哪怕一分地都不種也不用擔心挨餓。這種巨大、無私的幫助對奢崇明來說無論怎麼感激都不為過——丟了老巢,若是再分出大半人去種糧,那永寧軍便剩不下幾個能拿刀子打仗的苗兵了,不用等孫傑來打,羅叛狗隻要時不時來騷擾幾次,自己的統治便要土崩瓦解!另一方麵,永寧城下一戰,自己固然摸不到牆根兒,那羅叛狗縱然想偷襲,不是一樣也過不來?即便是組織民壯清障,那麼大一片地兒,等他清理乾淨,足夠自己從烏撒殺回來兩次了!

真正的大敵在東麵的貴州,隻有徹底消除了來自西麵和南麵背後的威脅,再糾合各部土司與安邦彥一起全力對付孫傑才有些許勝算,這是明擺著的事。雲南的官軍不足懼,設白那群烏蒙的族人也隻能趁火打劫,真正有威脅的隻是沾益隴氏那七八千土兵。把他們徹底殲滅,沾益、烏撒、畢節、赤水衛幾處便可連成一片,不僅能憑空得到幅員千裡的巨大戰略縱深,更可以形成一個穩定、堅實的大後方。孫傑大軍定會沿陸廣河直插貴州腹地,屆時可以與安邦彥兩麵夾擊,哪怕不敵,也可以步步為營的節節抵抗,把官軍引入黔西川南的大山裡。因此幫安效良守住烏撒府,對這次起事的成敗意義非凡——論打,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徹底擊敗大明的,隻有讓朝廷覺得不勝其煩而且代價沉重,才能談出個偏安一隅兩無相擾的理想結果。

於是奢崇明在赤水衛隻留下些老弱和永寧之戰的傷兵守城,自己與奢寅帶了全部三萬餘精銳取道畢節,從七星關直撲烏撒府。按照奢大王的計劃,在烏撒城下擊敗沾益、烏蒙聯軍後,叫奢寅帶上五六千人向西追襲烏蒙部,並強迫他們結盟、自己帶主力死死咬住隴氏,把這股勢力予以徹底殲滅,將沾益徹底收入囊中——雲南的官軍肯定會叫兩地土兵打頭陣自己躲在後麵,勝了撿便宜,敗了第一個跑路,因此全然沒在奢崇明的考慮之中。而且,彆看成天滿口大義慷慨激昂,大明的地方官手底下玩的都是以鄰為壑死道友不死貧道那一套,隻要彆當真撕破臉,就不用擔心將來滇省會發兵川黔,自己和安兄弟一心抵抗孫傑即可,完全不需要擔心來自雲南方向的威脅。

奢崇明的判斷非常準確:進攻烏撒,雲南官兵果然是出工不出力地遠遠躲在沾益、烏蒙兩部之後,美其名曰“扼守後路互為犄角兼壯聲威”,隻是所謂的“後麵”是大明自己的地盤,不知道他們究竟要防哪個、雲南巡撫謝存仁迫於朱燮元的壓力雖派了兩千官兵“會剿”,但內心絕對不願意為他人做嫁衣——滇省本身就是大大小小各部落林立,奢安起事後各寨土司人心思變,就靠周圍衛所的官兵鎮著才沒釀出大亂子來,派大兵出省助剿?嗬嗬,打贏了是您朱大人運籌帷幄,輸了呢?主力儘出,等滇省各部叛亂紛起,丟得卻是本大人的烏紗甚至腦袋吧?世間豈有這等道理!所以謝巡撫給帶隊參將耿虎的私下命令是官軍不得跨過川滇之界可渡河(亦稱楊柳河,是大明時的四川雲南的省界,在現今的雲南宣威境內)一步,離烏撒府遠著呢!

可惜,對戰事態勢,乃至對大明官場行事風格了若指掌的奢大王千算萬算,漏算了一步。就是漏算的這一步,即將把他自己和安邦彥帶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兵貴神速。從七星關渡過七星河後,由於是在友境行軍,又是熟門熟路,奢崇明並沒有派出斥候,全軍全速向烏撒府逼近。赫章*,是畢節通往烏撒的必經之路,由於地處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過渡的烏蒙山區傾斜地帶,地勢雄險。尤其是斧劈峽,兩側是高低不一的群山,峽穀中一條小路蜿蜒七八裡,這便是唯一的所謂官道了。不過,奢崇明並不擔心在這裡中伏:官道兩側幾乎都是垂直的絕壁,除非能長出翅膀,否則沒人會蠢到在山頭上設伏:最低的山頭也有七八丈高,不怕摔死你們就往下跳啊!以沾益和烏蒙聯軍那點兵力,打烏撒都費勁,更不可能分兵堵在峽穀儘頭——即便有伏兵又能如何?麵對永寧軍的三萬虎狼,還不是螳臂當車,打穿充其量區區兩三千人的陣線不過就是半個時辰的事,正好乘勢一路攆著潰兵砍過去!

出乎奢大王意料之外的,全軍剛剛進入峽穀,充當前鋒的威信寨頭人祖保便親自跑回中軍報告:峽外出口附近遭遇大批明狗伏兵,而且修築了不少拒馬,更挖了好多深溝,一望便知,這些定是大明正規軍所為,所有工事都修得一板一眼紮紮實實,強攻定會死傷慘重……祖保還沒說完,兩側的大小山頭上便鬼魅般地冒出幢幢人影,儘管每處數量都不甚多,放眼望去充其量隻有三四十人,但身處強敵環伺之下的永寧軍中還是爆發出一陣慌亂。

“慌什麼!這些都是疑兵,漢狗們難道能飛下來不成!”奢寅的話音未落,最前方的山穀中便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轟鳴聲連續響起,越來越近,僅僅幾個呼吸間便在頭頂炸起、又向後漸次遠去,密密麻麻擠在小路上的永寧軍中立即爆發出淒厲的慘嚎聲!

各個山頭上的明軍小隊都是炮組,扼守峽穀出口劉鐵牛炮組的炮聲便是信號,他們並沒有絲毫向下衝擊的意圖,隻是架好了火炮,對著下麵的人群轟擊!更致命的,絕大多數火炮瞄的甚至不是人群,而是對麵的山壁!

烏撒一帶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亂石崢嶸。成百上千顆鐵丸撞到石壁上再反彈進人群,不僅殺傷力絲毫未減,而被轟之處大大小小的碎石崩飛激射,比炮子的數量足足多出幾倍,轉眼間永寧軍的隊伍裡便倒下一千餘人,餘眾心膽俱裂地仰視著,明軍的炮組就在自己可望不可及的頭頂不緊不慢地再度裝填,然後大咧咧地推動炮車,將黑洞洞的炮口壓低指向自己……孫傑新鑄了火炮臨時組建的那些十幾個炮組還好,最可惡的是那些臨敵經驗豐富的老炮組,炮長們甚至跟近在咫尺的苗兵們玩起了心理戰:先是將炮口指向某處,那裡的苗兵當然抱頭四散,隨後炮長們再指揮炮組將炮口指向另一處,卻遲遲不肯點火,苗兵們隨著炮長的手指老鼠般地到處亂跑,突然之間火把便按在火門上,一聲轟響,炮組的所有人一邊裝填一邊看著下麵的一片狼藉哈哈大笑……

心膽俱裂。

永寧軍軍心大亂。饒是素稱悍不畏死,被人架了炮在七八丈的頭頂對著腦袋轟的場景即便在最凶險的噩夢裡也不曾出現過,誰能料想今日竟一頭撞進這般地獄般的修羅殺場!好在道旁有塊巨石突兀地探出來一大塊能掩住幾人,奢崇明父子幾個被護衛拖過去算暫時有個藏身的所在。就在奢大王的視野裡,已經有苗兵自發組織起來,完全不顧頭頂的炮火向石壁上攀爬,這些勇士要冒死襲擊炮組,犧牲自己為族人博取一線生機。不時有人失手慘叫著跌落,對麵山頭的炮組也將火力瞄向他們,不計其數的人被鐵丸、碎石擊中,然而就在火炮的轟鳴聲、傷者的慘叫聲中,竟有歌聲響了起來!

不知是誰起的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跟著節拍唱起,不久之後,上萬人的和聲竟壓過了火炮的轟鳴!這是一首苗家關於英雄、祖先與神明的讚歌。儘管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的英雄、他們的祖先、他們的神祇、苗家的幾千年曆史,便是通過這首長歌世代流傳!歌聲時而哀婉淒美,時而高昂奔放,藝術的感染力無與倫比,每一個幸存者都加入合唱,越來越多的人掙紮著從地上爬起,和著歌聲開始向上攀爬,全然不顧身旁的同伴,乃至自己被擊中,甚至在跌落時依然頑強地發出生命的最後一個音符!

奢崇明父子已是淚流滿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