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1 / 2)

楠與槲 七葉山葵 5126 字 10個月前

《楠與槲》全本免費閱讀 []

雖然科技仿佛已經登峰造極,但對於希隆號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人類所能對其施加的操作能力依然非常有限。因此,即便相對而言隻有23億公裡的航程,依照曲率航行的理論不過是兩個小時的時間長度,不過希隆號依舊無法完成這一簡單的要求,即便是小很多的憂患號也沒辦法。綜合各種技術考量和線路規劃等因素,希隆號需要用4天的時間才能從這裡到達第四行星的目標點。

人類社會的所有生活似乎都與數字有關,而對於人類認知的長度,行星間的距離所代表的那些零幾乎可以讓一個正常人崩潰。

除非點與點的位置已經確定,例如固定點位的空間傳送器,像希隆號這樣的自由空間跳躍實際上偏差的程度非常大。

人類世界的所有自由空間傳送器,當然現在隻有ISA和SCO才擁有如此的技術,采用單點定位時無可避免的具有近百億公裡的偏差值,況且根據安全原則,希隆號的這次隨機跳躍,根本就不應該落在太陽係內,更不用說它幾乎完全處於黃道平麵上,這其實是異常危險的行為。

佩特遜·斯圖格恩戴上帽子,他現在不大想追究跳躍點是否符合安全規則的問題,實際上他更糾結這次出行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這都免不了會牽扯到末日騎士的偏執,令他無法反抗的是,所謂的殖民工程艦,似乎暗地裡是作為末日騎士的從屬而建造的。

這些龐大的如同一個城市的構造體,一看就知道是執著於遠航目的,行星殖民反而更像是它們順手為之的一項工作。雖說這7艘ES建造以來隻是作為殖民船完成過任務,但隨時聽命於一個末日騎士的製度卻讓佩特遜明白這其中必有他不能理解的原因。

走出通信室,他腦子裡依舊還盤算著末日騎士究竟有什麼打算,屏幕上那個臟兮兮的護衛艦艦長對他來說根本什麼都算不上。

想要伴隨航行就隨他去吧,不過護衛艦必須要小心,畢竟那個芝麻大點的東西與他的希隆號相比,光是這亂糟糟的質量引力就夠它受的。

通信室外麵站著的第七派遣遠征隊的司令官肖恩·埃文斯,佩特遜完全沒有想過這個大人物居然會在外麵等。

“長官!”佩特遜連忙敬禮表示敬意,“我不知道您在這裡。”

肖恩·埃文斯有著ISA軍人特有的隨意性,他的船型帽似乎永遠也戴不正。自從複古的、好像是小號的熊皮帽一般的新禮帽成為製式,他們這幫上了年歲的將軍就開始無論什麼場合都戴船型帽了。

佩特遜忍住看向自己帽子的衝動,有時候他們這些並不那麼古板的年輕軍官也覺得戴這麼個玩意兒實在有夠滑稽。不過所謂時尚都是風水輪流轉,到了一定時間後,複古就又變成不可阻擋的風潮。

他瞥見了埃文斯司令官軍服立領上一圈金色的、混合了車前草和電路紋的圖案,這東西活像是幾個世紀前軍服上誇張的刺繡花紋。佩特遜知道車前草的寓意是走過的路,而那條電路紋不過是代表宇航服上的密封扣鎖。

這是他們空天軍的傳統精神。

這麼一想,他又覺得這樣的奢華也沒有特彆的壞處。

“我們一起去閣下那裡。”埃文斯對著他說道。

穿過漂亮的環形回廊,佩特遜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立柱下的布隆希爾軍團騎士。

紫黑色的全身盔甲包裹著高大的身體,他們這些所謂的‘騎士’都是通過基因特化的人種。也許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普通人類,但經過幾百年的演變,人類社會為了戰爭直接催化出了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物種。

他們其實改的還不算太過分。

除了長得高、身材纖長、更強壯以外並沒有比普通人差異太多,但是帝國的末日騎士就完全不一樣了。

佩特遜知道自己有6英尺高(一米八二),算是普通人中個子比較高的,而末日騎士普遍都有兩米以上。麵對他們的時候,那種自上而下的俯視總會令人心懼。

可能人類天生就崇尚更高挑的個頭,因此通過對基因的修改,現今普遍人類最低身高都維持在一米七的程度。由於法令的限製,雖說也還有搞出過三米的巨人,但人類的生理結構並不可能承受如此的巨態。於是這種更像是流行病一樣的畸變行為所留下的唯一好處就是消除了侏儒的存在。

一身紫黑色盔甲,高度接近7英尺的布隆希爾騎士扭轉著他的頭盔看過來,帶著室內反光的目鏡仿佛可以投射出他警惕的目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