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可以列入西班牙教科書的作品(1 / 2)

董燕生教授打開最後一篇《不朽的逃亡者》,這名字,有點意思啊。

心頭也有一絲小小的擔憂,畢竟是文化交流團,還是要誇誇西班牙。

[序

“太平洋是誰最先發現的?”是費雷·奧維多這位歐洲人,站在歐洲大陸書寫《西印度通史》中將這個問題拿出討論。實際在公元前若乾世紀之前,華夏人遠航到霓虹島時,就已見識過太平洋的浩渺,甚至波利尼西亞人和美洲西部的印第安人也早有認識。為“太平洋”命名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可第一個看見太平洋的歐洲人並不是他,而是另一位來自西班牙的逃亡者先於他目睹了這片海洋……]

序言看完,心中的憂慮消失。董燕生的興趣更加濃烈,以他對西班牙曆史的了解,還真不知道這位逃亡者是誰。

“是傳記,還是傳奇?”董燕生有點小疑惑。前者更貼近曆史,後者那肯定怎麼傳奇怎麼來。

故事的開始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返航,帶回來數不儘的奇珍異寶,還有奇特動物。

“新大陸上有數不清的金礦”、“普通鐵鏟輕輕撥拉幾下就能挖出來”、“更靠南的地方是黃金國”、“西班牙的鉛都比黃金值錢”。

哥倫布一頓忽悠,讓西班牙帝國的國王心癢癢,準備更大更多的船,去尋找黃金之國。

彆看哥倫布是意大利人,但三次航海都是由西班牙帝國皇室資助,這點董燕生清楚。

“寥寥幾筆就寫出了地理大發現時代人們的瘋狂啊,天才作家,當真是有天才的地方。”董燕生心裡誇獎。

編造的黃金之國,讓整個西班牙徹底瘋狂。為了利益的名門望族也加入,還有冒險者、強盜、通緝犯等人渣們傾巢而出。他們都想加入這一支航海隊。

裡用一個表情來形容“伊斯帕尼奧拉島總督驚恐萬分”,因為出海又一無所獲,再度返回的人渣們把海島弄得一團糟。

全文一萬五千字左右,哪怕董燕生很認真看,沒過多久也看完了。

看完的反應,悵然若失,董燕生為主角巴爾沃亞“歎息”。

但又達不到惋惜的地步,書中巴爾沃亞把一個地區弄得財政破產。一開始他就欠了一屁股債,為躲債才藏到木箱裡上船。人物也不是個好人。

可巴爾沃亞又展現出一個探險家的優秀品質,才能完成壯舉!

“看到什麼精彩的內容了嗎?”陳教授見老友表情複雜,他好奇的問。

“巴爾沃亞……人類的偉大啊。”董燕生改口,因為他感受到了短篇想要傳達的東西。

他說,“對這篇文,我沒辦法下定論。你對西班牙曆史更了解,你看看。”

什麼文章沒法下定論?陳教授腦中遐想萬千。

陳教授擦了擦老花鏡,用他的電腦打開郵箱時,聽到老友評價,“我認為這篇文的質量看可以寫進西班牙的教科書。”

你是在開玩笑嗎?陳教授差點脫口而出,可轉念一想,《少年中國說》同樣是顧陸所寫,也是能上教科書的水準。

還不滿十七歲的顧陸,能牛逼到這個地步嗎?

比雙池的《致費德裡科》還要好?

抱著兩個疑惑,陳教授看起逃亡者的故事。

“這點沒問題。”“這個地方也符合曆史。”“好真實又殘酷的描寫:他們根據他的建議,向巴拿馬地峽的達連駛去,在那裡,他們照例先對土著人進行血腥屠殺。”“也不是胡寫,西班牙征服者一手奴役一手屠殺,慣用手段。”……

邊看邊發表看法,主要就是研究西班牙曆史的陳教授,他看到的更多。

率領百多名西班牙人和一千多名印第安土著,巴爾沃亞穿越了丘庫納克山脈,途中死傷頗多,但依舊達到了那個高聳的山丘。

那是1513年9月25日。

[他望著大海和天空的交界處,內心滿是驕傲和幸福,他被這樣一種意念陶醉了:他的雙眼是第一雙映出無垠的藍色大海的歐洲人的雙眼。]

至此人類發現了這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海洋。

若是《不朽的逃亡者》寫到此處就停止了,那麼他隻是非常優秀的文。

但如果加上後續“黃金和珍珠”“諸神難得佑助”“死亡”三節。

陳教授也讚同老友的看法,這篇文是能上西班牙教科書的水準。

因為巴爾沃亞是被曆史和時勢創造的英雄。

他為什麼要一意孤行的穿行密林,因為他前麵叛亂的行為,被西班牙帝國知曉等待他的命運似乎是被送上絞刑架。

能拯救自己的方法隻有一個,在法官到達之前,發現另一個海洋,發現新的俄斐。

俄斐是聖經裡盛產黃金的地方。

西班牙“征服者的時代”,滿世界跑,沒有巴爾沃亞也會有其他人完成這個壯舉。

但又因為巴爾沃亞的膽量,讓這個時代選中了他。

巴爾沃亞還是死在了帶領西班牙艦隊來的新任總督手上。曆史的車輪,糅合了政治、野心、民眾和環境,誰也無法阻擋。

可總有人,用巨大的膽量和充足的手腕,外加一點運氣,讓車輪產生偏移。

如果皮薩羅晚一些對巴爾沃亞動手,讓後者進行

第二次逃亡,還真有可能發現黃金之國秘魯!

可曆史沒有如果,所以是皮薩羅找到秘魯,成為西方曆史上最著名的殖民者和侵略者之一。

董燕生教授悵然若失的原因就有一部分是這個,曆史沒有如果,巴爾沃亞沒有如果。

這種宏大而又沉重的感受,就是後續三節烘托出來的。

放下鼠標,取下老花鏡,陳教授看著董燕生。

兩人都從對方的目光中,看見了十足的震撼。

一個普通的文化交流團,搬出《不朽的逃亡者》這檔次的文章,至於嗎?

不至於吧!

你這誇張了啊小同學!

“沒想到交流團裡最年輕的作家,才是最大的王牌。”董燕生說,“評價一下吧。”

“非常獨特的創作手法,曆史和文學的完美結合。”陳教授評價,“就我初看,曆史脈絡完全沒問題。他是截取了一段曆史,然後虛構當事人的內心以及對話。虛實結合,和普通的傳記不同。”

“還有細節,顧陸豐富了很多主觀的細節,讓對角色的描寫更加的順暢。”董燕生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半個月不到的時間,顧陸就能交上來這種文字。如果可以,我想看他更多的,關於瞬間的描寫。”

與此同時,董燕生提出另一個問題。文章的序言,和有關征服者的描寫,要不要刪改。

有貶低西班牙的舉動,關於這點還是要文化交流團的領隊陳教授決定。

“首先肯定不需要刪改,這樣的文章要是閹割太可惜了。”陳教授說,“依照我的了解,巴爾沃亞在西班牙並沒有什麼人氣。相反,處決巴爾沃亞的皮薩羅有許多雕像。”

說個很好玩的,皮薩羅的出生地給其豎立雕像很正常。但在秘魯的中心廣場普拉紮馬約爾廣場也聳立著皮薩羅的雕像,就非常的地獄笑話了……

“如果我們這次文化交流足夠成功,顧陸筆下的不朽逃亡者,會重新讓西班牙人想起。”陳教授說。

哦?董燕生和陳教授也是老朋友了,他瞬間聽明白,“準備改動交流方針?”

此前的交流方針,一向是中西雙方曆史方麵的交流。文學隻是輔助被提到。

“調頭所需要的動力太大了。”陳教授說,“稍微給這次文學側重一點,《不朽的逃亡者》和《致費德裡科》,《香蕉》也挺有新意。我們這次資源不錯,不好好安排就浪費了。”

也對,要詩歌有詩歌,要史詩有史詩,要小眾藝術有小眾藝術。

“那你工作量挺大的,需要各種的協調。我能幫就幫,適當減輕一點你的壓力。”董燕生很自然的說,“《不朽的逃亡者》就我來翻譯成西語吧。”

前一句讓陳教授頗為感動,這就是老友的含金量嗎!後一句,就讓陳教授拿起的暖水壺一頓。

“這一萬多字,會不會太麻煩?”陳教授說。

“當然不麻煩,你也知道我很早就開始翻譯西語作品。”董燕生回應。

確實在翻譯方麵,老友比他更專業,他確實也沒那麼多精力,陳教授還是答應了。

“那要小小的恭喜了。”陳教授說。

作為好作品的第一翻譯,往往是會被銘記的。

董燕生說,“那讓我們共同完成一場精彩的文化交流。”

是的,身為中西建交四十周年的文化交流團,弄得好,身為領隊的陳教授,也是大功勞一份。

送功勞的顧陸,當前在思考著一些小事情。

“不朽的逃亡者應該能過關吧,雖然爆了西班牙的黑料,但總體也是誇獎吧。”顧陸伸個懶腰,他想著如果有問題,就馬上滑跪改文。

畢竟是有關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活動,個人的情況無所謂。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那麼多文章,好像都能搞來文化交流……

顧陸就這麼一想,因為本次進交流團,都是借了《少年中國說》的火爆才能進入。

否則壓根不可能有他。

一方麵是按資排輩,另一方麵顧陸隻是半隻腳踏入嚴肅文學圈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