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中以西門慶錢最多名頭最大,自然推他做了老大。
於是在陽穀縣。
這十一個禍害欺男霸女,魚肉鄉裡。
老百姓雖怨聲載道。
但西門慶縣衙關係好,打點得官老爺們舒坦,所以縣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次有了好事,還不忘拉西門慶一把。
西門慶一心想著升官發財,他財是發了,但沒有官位。
這次趕巧來了機會。
剿匪是大功,就算他是平民百姓身份,那也會記錄在身。
等到將來往京城打點,便能一帆風順。
且獨龍崗名聲在外,西門慶一直無緣結交。
這次能順勢與獨龍崗勢力打好關係,他的生意也能做得更大。
然後是最重要的。
此次剿匪,濟州府大軍前來,不管領頭的是什麼官,這都是州官級彆的。
西門慶自然要把握住機會,與州官結識。
以後不管是升官發財,都有大大的便利。
這麼想著時,西門慶連哄帶騙。
把自己的十個兄弟都拉上。
讓他們出錢出人,弄出了幾百人的隊伍,搞出了浩大的聲勢。
還生怕彆人不知道這是剿匪隊伍。
專門繡了兩麵大旗。
尋了兩個壯實有力的旗手,把大旗舉得又高又穩。
坐在高頭大馬上的西門慶春風得意,對於剿匪一事他絲毫不擔心。
梁山他也聽聞過。
不過是一夥占著一方水泊的土賊,平日裡在水泊邊上打家劫舍也就罷了。
非要千裡迢迢跑來打獨龍崗。
不說彆的,單是獨龍崗就夠梁山喝一壺。
更不論濟州府大軍出動,齊齊整整的一兩千軍兵,分分鐘就能剿滅梁山。
這麼一想。
西門慶就恨不得快馬加鞭,趕緊跑到獨龍崗。
以免他們人還未到,大軍就將梁山一眾給解決了。
可這一眾人馬,不過是烏合之眾。
有馬的本就不多,大都是步行。
西門慶知道速度提不起來,隻得按捺下激動的心情,雲淡風輕的和兩大都頭說著話。
行了有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