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主流貨幣為銅錢,少部分地區用鐵錢。
無論是銅錢還是鐵錢,都是重量大麵值小,基本單位為文。
銅錢中間有方孔,為了方便攜帶,於是用繩索將錢串起來,為方便計算,通常將一千文紮在一起,稱為貫。
古時人們要出遠門,為方便就把銅錢盤起來纏在腰上,這就是“盤纏”一詞的來曆。
腰上纏的錢越多,表示這個人越富有,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因為銅錢量重值小,不方便攜帶,所以又有不同的麵額。
最小的一文一枚的叫**錢、小錢。
其後還有折二、折三、當四、當五、當十等大錢。
這與後世出現的幾分幾角的硬幣差不多。
不過就算有大錢出現,銅錢依然攜帶不便,尤其是做生意交易額比較大的商人,每次都得拿車運錢。
畢竟銅錢還是主流貨幣,白銀黃金流通得很少。
於是紙鈔的產生成了必然。
北宋初年先是在四川開始出現“交子”,後來得到朝廷認可,成立了交子務,發行“官交子”。
再後來“交子”改為“錢引”,“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更加精良,然而“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
所以在這個時代,“錢引”的民間認可度並不高。
陸雲是從後世來的,自然知道紙幣經過數百上千年發展,已經替代金屬貨幣,成為了主流。
他明白紙幣的便利性,所以就想提前發展紙幣,使得民生經濟得到改善。
他冒出這個想法,也是有原因的。
紙鈔的一大弊端,就是容易被偽造,這個防偽技術,從它被創造出來後,就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改進中。
可總有人鑽空子,尤其是在北宋。
紙鈔沒有得到民間的廣泛認可,也是因為它不被人信任,畢竟薄薄的一張紙,就連朝廷官方都覺得虛,何況是老百姓呢?
誰不是摸著鼓囊囊的錢袋,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量,心裡才覺得踏實啊!
陸雲要推行紙幣,就要讓老百姓信任。
首先是官方背景,其次是強製執行力,再其次是防偽技術。
他以這三個條件,構建獨屬於梁山的紙幣體係。
官方背景沒問題,他以梁山官方為發行方,開設梁山錢莊,讓李斯主持這件事,強製將紙幣推行下去。
趙宋朝廷之所以不敢大力強製推行紙幣,乃是因為他們也不信任紙幣。
而陸雲自然是信任紙幣的。
他不僅信任紙幣,還要讓紙幣逐漸取代金屬貨幣,成為主流貨幣。
第三個防偽技術,他也胸
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