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棉花、人形玻璃(1 / 2)

《水滸:開局成為店小二》全本免費閱讀 []

濟州府衙。

李斯見到陸雲帶著三個大袋子前來,不由很是奇怪。

“公子,這是什麼?”

“哈哈,好東西,今年大家夥能不能過個好冬,可就全指望它了!”

陸雲哈哈一笑,將袋子放在李斯跟前。

這裡麵的種子乃是棉花種子,是陸雲讓田伯光騎著裂風騅,穿過西夏從回鶻弄來的。

棉花的原產地並不在中國,在棉花傳入前,中國隻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

後來隨著絲綢之路開通,印度、阿拉伯的棉花也隨之流入,不過主要種植在西域邊疆之地,並未流入中原。

因此在北宋時棉花並未普及,很多人甚至不知棉花為何物。

宋元之際,棉花傳入才有明確記載。

“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元朝時,棉花種植先在南方推廣,直到明朝初,朱元璋頒發法令強製推廣,棉花種植才在全國進行。

在沒有棉花的時代,老百姓過冬很艱難,每年冬天凍死的人不在少數。

而有了棉布這種物美價廉的織物後,冬天在老百姓的眼裡便沒那麼可怕了。

陸雲早在去年冬天就想過棉花種植的問題,直到現在占據了三州之地,他才開始真正實施種植計劃。

“這是棉花,種植成熟後開出的花朵,可以用來織布,像毛絨一樣暖和,獲取成本卻比毛絨低廉很多!”

“我要將它在三州全境種植,有了它,今年的冬天就不再那麼可怕!”

陸雲向李斯說道。

棉花種植這件事,還是要李斯來執行。

關於棉花種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他早已整理成冊,在印刷工坊中印製出來了,使用的是這個時代的書法字體及排版,務求人們能看得懂。

李斯是何等聰敏之人,他一聽之下就明白了陸雲的意思。

身為秦朝人,他確實沒有聽說過棉花,但是這不妨礙他的理解。

在他看來棉花和蠶絲是一個道理,蠶絲是養蠶吐絲,然後拿去紡織。

而棉花則簡單許多,隻需種植收獲,就能拿去紡織。

“此乃奇物也!”

李斯在看完陸雲帶來的種植手冊後,發出感歎道。

倘若棉花真的像陸雲所說有那麼神奇,產量大成本低,能製作出物美價廉的棉製品,那麼三州之地的百姓將會受益,這不僅對陸雲,對李斯他自己來說,也是一件千秋功業。

“棉花春種秋收,馬上就可以開始準備種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