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朱舸分彆和俞溢、熊暴石二人談論了關於盜取文卷的行動和劉筠的下落這兩件事,但朱舸並未將俞溢的目的泄露給熊暴石。
俞溢本來隻是想以同意朱舸參與這次行動為條件,私下要求朱舸配合他說服熊暴石在他潛入府衙盜文卷的時候望風。
為了確保萬全,他隻能先做小人。
朱舸卻嫌事情不夠複雜,說出了一個令他震驚的事實:劉筠已經離開了九首山,並托人傳話到俞舟堂,試圖聯絡他。
俞溢起初還把這話當成朱舸的試探,後來想到他隻需要詢問原叔就能得知真相,朱舸根本沒必要騙他。
欣喜之餘,他陷入了兩難。
一方麵,他先前哄騙熊暴石下山的事被揭穿後,為了行動順利,他曾對熊暴石許下承諾:二人合力盜取文卷,他不會再辜負熊暴石的信任。
他不想輕易打破自己的誓言,招致災禍。
另一方麵,他又迫切想見到劉筠,想知道劉筠是否安然無恙。盜取文卷的行動對他來說已經不是他必須去做的事。
他沒必要再拿他的前途去冒險。
出於戒心,俞溢不打算請求朱舸的指點。
他必須自己做出決斷。
而後,便有了朱舸對熊暴石的提醒:劉筠正在尋找俞溢、俞溢可能會退出行動。
熊暴石絕不會想到,朱舸之所以這麼做、全是俞溢的主意。
俞溢將他的難題通過朱舸轉移給了熊暴石。
他認為熊暴石長在山野、不知世事,這導致熊暴石對人、對事的看法過於簡單。
比如,他選擇對翁老伯隱瞞他打聽府衙布局的目的,熊暴石卻堅持要求他對翁老伯說明真相。
如果熊暴石能夠始終如一、不計個人得失,對他說出劉筠的消息,他便名正言順退出行動、而不必顧慮自己是否主動打破了誓言。
如果熊暴石認清現實,出於私心對他隱瞞了劉筠的消息,那麼,他和熊暴石兩人也算認同了彼此。他不必再和熊暴石置氣,也可以心安理得先去見過劉筠,再回頭繼續進行盜文卷的行動。這也算是一種兩全的辦法。
俞溢自認為考慮周全,但卻忽略了熊暴石身邊最大的變數。
熊暴石對俞溢說出朱舸告訴她的“秘密”,並且預料到俞溢一定會即刻動身去找劉姑娘。她打算獨自行動。
見到原本英姿颯爽的熊暴石變得蔫頭蔫腦,俞溢說不清自己心裡是什麼滋味。
對他來說,能夠撇脫麻煩去見劉筠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明知熊暴石無人幫扶極可能失手被擒,他又有些不忍心。
回想過去,他和熊暴石萍水相逢。
一個是西二營逃兵,遇險時為了保命,滿口謊言。一個是山中攔路賊,做事不問情由,暴戾成性。
如今,他的性命已經不受威脅,他的私心雜念卻打消不儘。
而熊暴石卻漸漸收斂了暴戾的脾性,變得平和冷靜。
俞溢能看出熊暴石的變化,卻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東西改變了熊暴石。
他無從知曉,隻能猜測:從前的熊暴石會用那根憤怒的蛇矛捅破違逆她心意的人的喉嚨、而不會逆來順受,或許,眼下的熊暴石是因為那根蛇矛不在身邊才性情大變。
猜測歸猜測,他已無意深究。
他必須接受,熊暴石隻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