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北地的少年 第156章、苦心算計,無極閉關(1 / 2)

宋之問離去,薑衝虛和李江川自然也準備離去了。

隻是薑衝虛的心好痛,他苦心算計,最終得到了上一代家主的魚腸匕首,可此番,他們是鐵定要交出來了。

“宋大儒,應該還有餘力。”李江川此時開口分析著:“隻是到底為何,宋大儒選擇了保全實力,而且為了這個,選擇了認輸?”

“宋大儒苦心算計,往往都是驚天布局,我等看不穿宋大儒的手段,倒也正常。”薑衝虛倒是沒有多想,而是匆匆離去了。

他要趕緊趕回去,防止趙無極這個瘋子找他們的麻煩。

趙無極成就八品大儒,或許要找刺頭開刀,殺雞儆猴。

他薑家可不想成為趙無極要殺的“雞”。

李江川在此地思索良久,最終也沒有想出了個結果,索性也不再繼續去想了,而是轉身也離開了此地。

……

宋之問當然不會將底牌全部亮出來。

其實說實話,在場的大儒也都看出來了,宋之問保留了實力。

趙無極一箭雖然可以傷的了宋之問,但是絕對殺不了宋之問。

而且宋之問鐵定可以戰勝趙無極,但是最終,宋之問還是選擇了認輸。

他們當然不知道宋之問心中怎麼想的。

方易今日連作六首戰詩詞,而且每一首都是絕佳的精品戰詩詞,可謂極其強大。

趙無極本身就是專修戰詩詞的大儒,他浸淫戰詩詞一道多年,方易這六首戰詩詞,極大的刺激了趙無極。

趙無極從方易的戰詩詞之中領悟了“戰”之道,以“戰詩詞”入道,成為了真正的八品戰詩詞大儒。

戰詩詞大儒的戰鬥之力,本身就比尋常的大儒要強大許多。

況且還是個剛剛成就八品的戰詩詞大儒。

現在的趙無極,正是鋒芒畢露時刻,宋之問作為老牌八品大儒,雖然已經到了巔峰,但是在戰鬥這塊,比起戰詩詞大儒,還是有所不如的。

一個日暮西山的巔峰大儒,碰撞上一個新生的戰詩詞大儒。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當然,因為宋之問底蘊深厚,極其強大,所以真的繼續戰鬥起來,宋之問絕對是可以戰勝趙無極的。

可是,那樣有什麼意義呢?

用自己的重傷,來換取戰勝趙無極?

這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宋之問絕對無法接受。

宋之問已經很多年,很多年都沒有受過傷了,但是在剛才,他竟然受傷了。

宋之問不能接受。

他第一次感知到了恐懼,可怕,和威脅。

這是他無法接受繼續和趙無極對戰的原因。

三軍對壘,士氣為先。

戰鬥之時,宋之問的心氣先散了。

當然,宋之問並不覺得認輸有什麼。

因為宋之問和趙無極走的路子都不同。

到了七品巔峰,就要開始選擇自己的路。

八品,就是驗證自己的路,九品,則是為世人再開一路。

這就是“道”。

趙無極走的是“戰”道,剛猛精進,戰力無雙。

而宋之問,走的卻是“權”道,他身為文官之首,掌控文官權柄,把持朝堂多年,他的門下,黨派林立,門生無數。

他已經成為了宰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摸到了權力的最頂端。

他現在唯一需要作的,就是要儘心儘力的輔佐東宮上位登基。

到時候,宋之問將汲取大離氣運,皇道運勢,成就教化天地萬物的聖人。

宋之問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封聖做準備。

他不接受任何有可能打斷他進程的事情。

他也知道方易很天才,他也知道趙無極很倔強,可是他還是始終不願意下令,讓收回大儒之寶,這是因為,收回大儒之寶,跟他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馳。

宋之問不想去做。

但是現在,兩害相比取其輕,比起和趙無極戰鬥,宋之問更願意收回大儒之寶。

宋之問歎了口氣,換成是誰,都不理解他的苦心,或許將來等到自己封聖的那一日,再對眾人說起此事,恐怕他們才會理解吧。

而且,趙無極成就八品大儒,對當今大離儒道,簡直是天大的喜事。

趙無極的實力很強大,妖魔之患,借助於趙無極的力量,或許可以徹底解決。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