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大臣用的奏折都是一模一樣大的,但天運子用的較小。
天運子說這樣做,符合他的五行命脈。
李洵拿過奏折看了看,天運子在燕山山脈裡麵又發現了一座鐵礦,不過隻有之前那座鐵礦的一半大。
“這家夥跟礦石很有緣呢,又幫咱們找了一個鐵礦。”
李洵把奏折放到了桌子上,心情很是愉悅。
這一次在京華城外的燕山山脈裡麵,竟然發現了三個礦山。
“哈哈,國師確實是和鐵礦有緣,陛下以後可以讓國師雲遊天下,勘探天下山川河流。”
“很有可能會發現更多的鐵礦和金礦。”李儘忠笑著說道。
“儘忠,你這個提議倒是不錯。”
天運子本來就擅長堪輿之術,以後他肯定要把大明帝國的山川河流弄清楚。
這對於大明帝國的治理也是很有幫助的,了解清楚各地的地形,才能因地製宜的施展政策和種植糧食。
“陛下,天運子把這份奏折交給影密衛之後,便離開了燕山山脈朝著西麵去了。”李儘忠繼續說道。
李洵思索一下便明白了,“這家夥是去終南山找他師弟去了吧?”
“是的,他所走的道路正是往終南山的道路。”
天運子隻想做國師,不想擔任工部尚書,所以他必須早點動身,請自己的師弟出山幫忙。
“派一些影密衛暗中保護,他的師弟也是個人才,隻要他忠誠於朕,個人能力沒啥問題,將來大明的工部可以交給他負責。”
李洵對這個還沒有見過麵的公輸長風還是有些好感的。
公輸家族從公輸班開始,在土木建築方麵的造詣都挺高的。
隻不過這個家族的人員比較少,而且基本都不願意出來做官。
這次如果能夠通過天運子得到公輸家族的公輸長風,對於李洵,對於整個大明來講,都有極大的好處。
將來李洵要再建造一座最大的皇宮,自然需要工部方麵的人才。
一個強大的帝國,需要修建各種各樣的大工程,以此強化帝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