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各郡的官員呢?朕召集他們來京華城,都是什麼反應?”李洵又問道。
“陛下,大部分的官員們聽到陛下召見他們,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忐忑。”
李儘忠上前彙報道。
“不過他們很多人都已經動身前往京華城了,離得近的一些官員今天已經來了,臣把他們安排在了驛館裡。”
“陛下是否要召見他們?”
李洵道:“不必了,等天下文官武將到齊之後,讓他們一起來宣政殿見朕,”
“現在有沒有還未動身的官員?”
李儘忠道:“有。青州大都督胡天還沒有動身,說是自己前幾日病了,身體還未恢複。”
“嗬嗬,病了?胡都督的病還真是及時呀,咱們攻打京華城的時候他病了,勤王的速度慢了許多。”
李洵冷冷的說道。
“朕還以為他會忠心於我大明,卻不曾想,他忠心的隻是他個人。”
“這個家夥應該隻想割據地方,不敢輕易離開自己的地盤,以免被朕拿下。”
“好好盯著胡天,還有他周圍的幾個郡,他敢這樣做,肯定跟周圍的官員有勾結,
否則單靠他一個青州,一旦被我們圍困,他十五萬大軍的糧草就供應不上了。”
對於天下各郡異常的官員,李儘忠已經讓影密衛著重盯著了,胡天便是有異常的官員之一。
而且胡天還是地方大都督,手握十五萬大軍,自然要嚴加盯防。
“陛下,我們正在調查,一旦確認胡天有不臣之心,便通知孟將軍起兵進攻!”李儘忠回答道。
李洵道:“做得很好,不放過任何一個叛賊,也不冤枉任何一個忠臣。”
“調查清楚之後,立馬行動!”
李儘忠領命下去了,他負責監視天下各地的官員,任務還是很重的。
談亦然則是負責監視京華城及附近的官員。
“若無,天歌,這次天下官員齊聚京華城,肯定要死掉一批人。”
李洵的目光又看向了二位仆射。
“死掉一批人,肯定要有新的人頂替上去。你們兩個多找一些有才能的人,讓他們做好接任的準備。”
蕭若無和向天歌之前在北邊的時候就幫李洵管理政務,同時也培養了一批人才。
他們二人培養人才,不僅僅培養每個人的個人能力,還要培養每個人對李洵的忠心。
所以這批人才對李洵、對大明絕對的忠誠。
如今正是這批人才發揮作用的時候,蕭若無二人也下去準備了。
不少人才還在北涼那邊,得讓他們趕緊來京華城做準備。
北涼的人才在得到命令之後,馬不停蹄的往京華城而來。
他們在北涼認真學習政務,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幫助皇上管理一方。
到了晚上,李儘忠匆匆進宮,送來了一個確切的消息:“陛下,青州大都督胡天,聯合齊郡、城陽郡、東海郡三郡,集合二十餘萬兵馬,準備獨立出我大明帝國,建立東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