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對某些同學的羨慕吧,那種幻想中的生活確實難得。我從來沒有告訴過她,因為母親的厭惡和疏離,我受到了怎樣的委屈和傷害。可她有一天居然主動提起了這件事,並表示是我太過於矯情。
小女孩因為成績優異、長相還行,被差生團體拳打腳踢的情景我到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
我沒有做錯什麼,可並不是所有的惡意都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他們有一次告訴我,他們針對我的原因不是成績,也並非長相,單純是因為一個沒有父母庇佑的家夥比較好欺負罷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不想再回顧那些傷口,隻是告訴她:“如果我活的不像孤兒,會比現在更好。”
她蔑視著我,非常煞有介事地反駁:“明明就是你的不對啊!也沒見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要死要活的。你要是一個擁有著強大心智的人,怎麼可能會化解不了這些小小的傷害呢?總的來說,隻能怪你心智太不成熟,彆什麼問題都往彆人身上推,想想自己的原因。怎麼?你想要責備我嗎?你想忽視掉我對你付出的一切嗎?你送過我母親節禮物嗎?你為這個家付出過什麼嗎?你怎麼就長不大呀?孩子,你不要太自私了!可能是格局不同吧,我不能要求你想的長遠。你還隻是個孩子,還體會不到我的辛勞,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她說著說著,甚至還委屈地哭了起來。
“不就是少給了你一點母愛嗎?除了這個,你還有什麼比彆人差?我有少給過你錢嗎?我缺了你衣食住行的費用嗎?你的零花錢比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都要多得多!那些父母早亡,家庭貧困的孩子都沒說什麼,你有什麼資格埋怨?我告訴你,沒有錢你談什麼感受?我一天天這麼辛苦,還要在你這遭罪,難道隻是為了我自己嗎?你就是太顧及自己的感受了,一點都不顧及彆人會怎麼想。拜托,你稍微懂事一點行不行?”
我知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我有儘力去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我努力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認真處理同學老師間的關係,獲得了很好的風評;我從來不像哥哥一樣頂撞她,在鄰裡之間都是一個聽話乖巧、性格溫順的好孩子。然而她對此的評價隻是:“是這樣嗎?”僅此而已。
聽說小孩子入睡之前,母親都會在他們床頭講童話故事。是不是很像一些少兒繪本裡的情節?我從出生就是一個人入睡,沒有聽過什麼睡前故事,更不知道那是什麼感受。
上小學以前,沒有合適的寄宿幼兒園,老媽不得不讓我留在家裡。在樓下玩耍,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孩在我身邊摔倒,路過的老媽問都沒問一聲,直接指著我鼻子罵:“你身為姐姐,為什麼要故意推倒比你小的孩子?你小小年紀心腸怎麼如此歹毒?有你這個女兒是我的恥辱!”
讓著小朋友沒什麼不對,但她真的看見我推人了嗎?最後還是小孩子哭著說是被石頭絆倒的,她才勉強消氣。
有一次,哥哥想搶我用零花錢買的棒棒糖,我以為老媽會讓哥哥還我,沒想到她說的卻是:“小失是你哥哥,你就給他吃能少塊肉嗎?你這孩子怎麼不知道尊老愛幼?”
我倒是不介意這顆棒棒糖最後到誰的肚子裡,不過這個話語未免太過於牽強。麵對個一言不發就動手行搶,而且年齡隻大你一歲半的哥哥,怎麼就能扯到尊老愛幼的話題上?
老媽的反應讓我誤以為她隻是重男輕女的封建家長,她隻是更喜歡哥哥而已。直到哥哥去世,我見到在醫院裡看到夢囈的老媽時,才猛然發現,原來她不是比起我而言更喜歡哥哥,而是根本不喜歡我。換句話說,她很討厭這個叫冉一一的孩子。
我問過他們當年的大學同學,原因特彆樸實無華——因為父親是在老媽懷著我的時候跑掉的,老媽認為都是因為我,她喜歡的男人才會出去沾花惹草。而喜歡哥哥的原因正好相反,因為她懷著哥哥的時候,父親對她特彆上心。
據我找到的好幾位叔叔阿姨表示,他們二人由於性格不合,早在我出生之前就鬨出了嫌隙。父親生性浪蕩自由,老媽偏喜歡管著他,讓父親頭疼的不得了。
她在電視采訪上說父親為了救她而受傷,同樣是不無誇張的描述。比我大十來歲的表姐說是她當時快要掉下山崖,站在旁邊的父親下意識拉住她,被旁邊的樹枝劃了一道小傷口。由於就醫不及時,留下了一道不大,但是無法複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