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真正的資產,也不過就是幾千萬的樣子,放在東城,要算一號,放在全國,那也就是一般。
真正暴富,是在08年後,賀世豪敏銳的看到了房地產的商機,他當機立斷,本來全都是租的,這會兒直接買斷。
二紡是大型國企,全盛時期,近萬的職工,占地麵積上千畝。
這麼大一塊地,賀世豪卻隻花了不到三個億就買了下來。
他的操作非常巧。
二紡破產倒斃,工人下崗分流,有個問題,養老金。
廠子沒倒斃,養老金分為三部份,國家補一部份,廠裡交一部份,私人也交一部份,工資裡麵扣。
廠子倒斃了,這個要怎麼操作?
國家的,廠裡補的,暫時不管,私人那一部份呢?
廠裡的公告是,這一部份,得私人自己去交,交滿十五年為止,然後男五十五,女五十,就可以領退休工資。
但工人不乾啊。
老娘我都下崗了,要自己去掙吃食了,還給廠裡來交錢?
呸,你在想屁吃。
乾部職工,沒一個人交的,反正到時候沒有退休金,就去市政府堵門唄,咱們工人有力量,下崗工人更有力量,還怕你殺頭不成。
這是二紡的一個大問題,也是那個時代,全國所有倒斃企業的一個大問題。
後麵基本上都是國家包了,私人那一部份,甚至企業那一部份,都是國家認了。
很多企業其實是不交的,就掛個虛帳在那裡,根本沒交錢。
國家也沒轍,企業都倒斃了,查以前的帳,以前的那幫子領導甚至都死了,你查誰去啊。
沒辦法,最終也就認了,到年齡,領退休金完事。
不過當時絕大部份工人都沒到退休年齡,沒能大規模鬨起來,國家也沒錢補這個大窟窿,一般都要求自己交。
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懸在二紡和市政府頭頂。
賀世豪巧妙的利用了這一點,他提出,幫所有職工代交養老金。
那會兒的養老金其實不高,而且那會兒有政策,可以一次性交滿十五年。
二紡近萬職工,每人十五年,其實也就是萬把塊。
所有人加起來,個把億完事。
但萬把塊對下崗職工來說,可不是筆小錢,賀世豪願意代交,所有職工人人讚成。
廠領導也不可能反對啊,因為廠裡的,也大半是虛數,隻交了一小部份,這以後對起帳來,廠領導也要吃掛落的,而賀世豪幫職工交了,廠裡這一部份,他也給交了。
幫職工交了不到一個億,廠裡反而要交兩個多億。
個人最高百分之八,企業要百分之二十啊,二紡以前交了一部份,但遠遠不夠。
最後,賀世豪還給廠領導塞了點錢,就這樣,以三個億的總額,拿下了二紡這塊地。
二紡地理位置不錯,而且因為是國企,當時建廠選地的時候,是靠著一座山的,山邊還有一個湖。
山和湖,整體給圈進了二紡,圍牆圍著的,最初的國企,往往都是這樣,圍牆一圈,自成一個獨立王國。
在彆人想來,山和湖,要挖平填平,多建房子。
賀世豪卻又彆出機竅,他即不挖山,也不填湖,反而就在山和湖上做文章。
山叫東山,湖叫小西湖。
他建的小區,就叫西湖苑。
賣點是,有山有水,市中心的私家園林,你下班回家,就可以爬東山,逛西湖。
這在擁擠的都市裡麵,確實是一個極具誘引力的賣點。
賀世豪的西湖苑一共分三期開發,第一期開賣,基樁都沒打一個呢,就這幾篇軟文,房子就賣爆了。
那會兒已經是10年,東城的房價,平均已經超過了一萬,好的地段已經近兩萬了。
賀世豪賣商品,一直打的最低價,這會兒,卻偏偏賣高價,直接19999開賣,結果開盤一天,一期十二幢房一千套房子,全部賣光。
第二期他拖到15年才開賣,東城房價三萬,他喊39999,同樣賣爆。
第三期,賀世豪直接在西湖西側,建了一幢六十八層的高樓,這也是他剩下的最後一塊地皮。
但這會兒東城的房價,最高的,已經六萬八萬了。
他建的還是商住樓,下麵幾層,全是大商場娛樂中心之類,性價比更高,而旁邊又是西湖又是東山,住這裡麵,吃住玩購,一條龍,簡直完美。
他這一幢樓,差不多就價值百億。
賀家就此成了百億家族,而賀世豪隻有賀義一個獨子。
賀義坐享其成,白雪也成了賀家的百億媳婦。
朱誌遠前世,雖然進了外企,百萬年薪,可跟賀家能比嗎?
壓抑啊,前世真的是壓抑,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重生一世,他當然不會再給賀家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