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然有可能火,就有做火的準備,甚至是有做大火的準備。
本來訂了兩百輛電動車接送,一天來個千兒八百的,或者千多兩千,有這些車也夠了。
可要做大火的準備,那就得備著,一天來一萬人呢,來兩萬人呢?
那兩百輛車就不夠了。
朱誌遠給萬千山打電話,加訂八百輛。
然後給七大鎮下任務,司機導遊同步增加,總共兩千人。
接和導之外,就是吃喝拉撒住。
吃,還是大棚,五個鎮五個大棚,全部加量,多招廚子,物資方麵也做好準備。
住也一樣,民居旅舍先預訂出來,但凡報了名,合格的,不管最終用不用,一家給五百塊補貼,這是為各家準備新被單開水瓶之類的,否則光報名沒用,得有準備。
裝楊梅用的小竹籃,本來是二十萬個,朱誌遠再訂三十萬個,總量五十萬個。
其實還有一些細節,例如廁所什麼的。
還有統一的著裝,電動車司機,以及導遊,全搞統一的服裝,掛牌。
所有這些,加起來,可以說,千頭萬緒。
還好,前世朱誌遠長期擔任高管,有經驗,更有眼光,再加上楊同等人察漏補缺,各方麵基本上也就都想到了。
但所有這些的前題,其實是一個錢字。
電動車,要錢。
加司機導遊,要錢。
加廚子,加大棚,要錢。
統一服裝,還要掛牌,可以啊,但要錢。
朱誌遠手一揮:“錢的事,不用你們考慮。”
這才是真正的雞血啊,那效果,剛剛的。
各大行局頭腦,七鎮各大諸候,儘皆動容,人人爭著表決心。
其中尤以楊同的表態最為激烈:“朱助理你放心,我楊梅鎮上下,萬眾一心,一切為楊梅節讓路,這是涉及到我楊梅鎮四萬多百姓的飯碗的大事,誰敢砸了大家的飯碗,我一定先砸了他的飯碗。”
各鎮上上下下,如勤奮的工蟻,在金錢的剌激下,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分工合作,整個縣,全都動了起來。
朱誌遠反倒是沒什麼事了,不過也沒辦法閒著,各鎮都會扯他去檢查,每天也跑來跑去的,他那台陸巡,虎山上下,幾乎沒人不認識。
如果是其它的官員,居然開一輛上百萬的車子,老百姓一定說怪話,但朱誌遠開著,卻沒有任何人說閒話,要議論,也隻是一種羨慕的語氣。
“一台車,百多萬,天爺爺,我一輩子,掙不到一台車啊。”
“彆說一輩子,我三輩子都掙不到。”
農民嘛,一個月也就是幾百塊,都算多的了。
一月幾百,一年幾千,十年幾萬,一百年,也就是幾十萬而已。
但羨慕,卻無人眼紅,都是一個口氣:“朱助理,就該開這樣的車。”
為什麼會這樣?
很簡單,因為朱誌遠給他們帶來了利益。
就不說楊梅節到底來多少人了,就說現在,一千司機,一千導遊,朱誌遠是五百底薪包底的。
這兩千人,就是一百萬了。
但不止是司機和導遊啊。
五十萬個小竹籃,五塊一個,二百五十萬。
統一的服裝和牌子,八十萬。
各民居旅舍,被子水瓶的什麼補貼,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