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何詩雅明姐找了這部戲的導演何源,何源聽說何詩雅找了資金來,倒也不意外。
美人嘛,尤其是何詩雅這樣的極品美人,自然有男人捧,能找來錢,太不稀奇了。
不過等何詩雅說,她請人寫了一首歌,可以做為電影的主題曲,何源倒是猶豫了。
何詩雅知道他猶豫什麼,道:“何導,你聽一下。”
她醞釀了一下情緒,直接開唱:
那天十裡紅妝,
你笑顏如畫,
辜負我的青梅竹馬成全她……
就隻唱到前三句,何源眼珠子就亮了。
一首歌好不好,唱幾句其實就知道了,而這首歌,一開腔就抓人。
全部聽完,何源大讚:“這歌好,好聽,也很符合劇情。”
不過隨即就苦惱了:“啊呀,要是這首歌做主題曲,那重心就全在女二身上了,男主女主反而成了配角。”
但他隻是苦惱了不到一分鐘,就拍扳了:“不管了,女二出彩就女二出彩,有這首歌,這部戲,至少有七分把握能紅。”
他是導演,雖然儘心竭力,但這個片子,本就是爛大街的仙俠打鬥情愛片,根本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這一點,他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可不拍也不行啊,金主是爸爸,不聽話,是要餓肚子的,他因此拍得不情不願的,能拖就拖,拖得沒錢了,甲方自己去想辦法。
但有了這首歌,他終於看到了亮點,這首歌歌詞簡單通俗,調子又極易上口,他可以百分百肯定,戲放出來,劇情未必有幾個人討論,這首歌卻一定會傳開。
歌紅了,反過來又會吸引其他人去看戲,這是彼此成全的事情。
何源親自出手,改了一下劇情,更加突出女二和主角前期的情愛和後期離彆的悲涼。
男主娶女主,本來在劇中,是沒有多少可指摘的,原劇中,女二基本就是單相思,女二單方麵對男主好,但男主並不喜歡女二。
到後麵,男主遇上女主,愛上女主,女二更成了背景板,最終男主和女主成婚,觀眾隻覺得理所當然。
但何源改劇,前期,女二對男主好,男主也表達了好感,可等女主一出來,男主立刻移情彆戀。
這一改,劇情就大變樣了,主角瞬間成了負心漢。
而女二呢,麵對男主的背叛,並不糾纏,反而是默默的成全他們。
何源加了戲,一出救男主的,本來是女二救的,結果男主以為是女主救的,隻感謝女主。
他們親親愛愛的灑狗血,女二則一個人在野廟中醒來,吐血,療傷。
這樣的劇情,狗血無比,但身為導演,何源知道,這樣狗血的鏡頭才抓人,看到這裡,觀眾一定對女二充滿同情。
最後,男主女主成婚,大紅花轎,十裡紅妝。
女二躲在人群中,看著男主騎著大馬,戴著紅花,走在花轎旁邊,得意洋洋。
她轉身走開,然後主題曲響起:
那天十裡紅妝,
你笑顏如畫,
辜負我的青梅竹馬成全她……
何源可以百分百肯定,放到這裡,情緒就到了最高潮,再給這歌一襯,劇院裡肯定罵聲一片,而女觀眾們隻怕就要淚灑劇場了……
這麼一改,這部劇完全成了女二的劇,可那又怎麼樣呢?能抓人就行,能吸金就行,至於誰是主角,有什麼關係了?誰說主角就一定要紅,配角就不一定不能紅啊?
誰規定的?
改了劇情,另加了戲不算,何源還親自操刀,給拍了一個七分多鐘的MTV,讓何詩雅發歌的時候宣傳。
他把MTV拿給明姐,明姐公司也成立了,何詩雅發歌,MTV放出來,這歌本就抓人,明姐再雇了水軍一炒,瞬間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