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就不管了,全部拿出來,再又增加了兩萬個標準間。
古代的官宦人家,又是回鄉建屋,屋子都大,最小的,也能有幾十個房間。
象鄧欣撥給鹿回頭公司的侍郎坊,就隻有三進,差不多是排末尾的了,卻也有六個小院子,五十多間房。
剩下的一百多幢,平均下來,每幢一百多間房是不成問題的。
一百多幢,弄出兩萬個標準間,不難。
看到這個數字,讓朱誌遠極為感慨:“千年古鎮啊,這就是底蘊。”
其實要是在江浙那一帶,類似的古鎮更多,但盤縣這樣的山溝溝裡能有這樣一個古鎮,就相當難得了。
至於洗漱用品之類的物資,隻要有錢,不缺,前期訂貨,供應商也熟了,連夜就給你送貨,沒二話。
兩萬個標準間,最多塞進去五萬人,但朱誌遠可是說了十萬,甚至二十萬。
彆人的話,鄧欣不信,朱誌遠的話,她信。
那就還有至少五萬人,甚至十五萬人,在那裡掛著。
屬於鎮上的古宅是沒有了,隻能繼續開發民宿。
鎮上一些百姓的屋子,前期挑三撿四,稍差一些的,都沒算上,這會兒不挑了,全上。
鎮上又添加了一萬個標準間。
還是不夠。
但鎮外還有。
這真的要感謝桃溪鎮以前的政策,鎮上老屋不許動,要建新屋,隻能去鎮外。
也要感謝改開,鎮上百姓外出打工掙了錢,才有能力建新房子。
鎮上的老屋,大抵都舊了,鎮上的百姓也因此大抵在鎮外建了新屋。
農民建房子嘛,可不象城裡,什麼兩室一廳三室一廳,最低也是一個田字,還廳房加添房的,要喂豬喂雞廁所什麼的啊,房子少了根本不行的。
而且現在流行樓房,小洋樓,鎮外的新屋,大多都是三層以上的小洋樓,與鎮上古香古色的老屋,形成鮮明的對照。
這樣的小洋樓,最少最少,七八間房是有的,多的甚至有一二十間。
而這些樓房,很多都是空的,平時家裡就沒什麼人,因為桃溪是農業鎮啊,必須去外麵打工才能掙錢的,除了過年過節,平時很多人都在外麵。
樓多,且空,這就是現成的民宿。
燕和春全鎮大動員,一句話:為了桃花節。
這話的意思,大家懂,其實就是為了錢嘛。
因為鄧欣給定下的民宿的房價是,一間房,一百塊。
不少了啊,一般人家,隨隨便便也能騰個五六間房出來,那就是五六百塊啊。
彆小看五六百塊,要是不出去打工,隻在鎮上混著,種個田的話,一個月絕對搞不到五六百塊,甚至可能一個月到頭,一分錢都搞不到手裡。
你種個田,到哪裡去搞錢?鎮上又沒工打,隻有花的錢,就沒進的錢。
人人願意,家家爭先,儘量騰房子,一夜騰出五萬個標準間。
且因為是民居,家家戶戶自己都有準備,最起碼,被子枕頭之類能有啊,廁所衛生間什麼的,也家家必備。
即便不如酒店,可我收費便宜啊,那些著名的旅遊區,一間房,至少也得四五百起吧,八九百是常態。
咱才一百塊?
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你還有什麼說的?
事實證明,沒人有話說,相反,後來的反饋,都說還不錯,便宜,不坑人,而且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