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再次證明,學生確實很好用,而家長老師也沒意見,因為朱誌遠比鄧欣大方,朱誌遠給錢,和其他導遊司機一樣,一個人頭五塊。
說到司機,萬千山樂壞了,何詩雅演唱會的瘋狂人流,讓朱誌遠做了超額的準備,直接定了一萬輛三輪電動車,加上原有的,以及一些其它車輛,一萬三四千輛車,卻還是差點沒能頂住那瘋狂的人流。
中國人就這樣啊,紮堆,一個東西火了,就全都湧過去,後世的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節,無不如此。
第一個星期,直接湧進一百多萬人,楊梅鎮,虎山,竭儘全力,甚至方自成都赤臂上陣,直接跑來虎山,親自坐陣。
他去年底已經當了書記,是真正的富林之虎,一言九鼎,富林無論有任何問題,他一句話都可以解決。
以這樣的架勢,幾乎是集全市之力,才勉強撐了下來,至少沒出安全事故。
一個星期後,人流才慢慢減少,但少的時候,也還有五六萬,雙休則絕對超過十萬。
楊梅鎮的楊梅,因為去年照顧得好,施了肥鬆了土鋤了草,今年確實大豐收,但象朱誌遠說的什麼十億斤,那也是扯,甚至一億斤都沒有,但六七千萬斤還是有的。
所以,哪怕是後來的人,也可以保證有楊梅,隻要你來,隨你吃,吃完了,送一大籃子,十斤,保證不缺斤少兩。
宣傳當然不會少,虎山的楊梅節,省裡都是盯著的,電視台直接搞了個專題,每天輪流播報,拍了遊客摘楊梅以及遊覽虎園盤水景區的盛況,滾動播報。
網上當然也一樣,朱誌遠請的網絡公司,在各大網站打錢,直接拉橫幅,置頂,水軍更是二十四小時瘋狂發貼頂貼。
因此,楊梅節熱度始終不降,甚至央視都參於了報道,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就和後世的淄博哈爾濱一樣,成了一個社會現象。
到六月底楊梅節結束,統計數據,一個月時間,湧進虎山的人流,總計三百一十多萬,將近三百二十萬的樣子。
平均一天,超過十萬。
這就是免費的魔力。
而摘走的楊梅,加上浪費的,達到了驚人的四千萬斤。
最初人多的時候,楊同其實有過提議,這次不送十斤了,隻送五斤。
朱誌遠沒同意。
楊同後來又提議,主動降價,彆兩元一斤收了,就一元一斤,老百姓也不會有意見。
朱誌遠還是不同意。
所以,最後,僅這個楊梅錢,鹿回頭公司就掏了整整八千萬。
加上其它方麵的費用,這次楊梅節,鹿回頭公司,砸了一個億下去。
那收入是多少呢?
三百二十萬人中,有兩百萬多一點,去了伏虎頂。
這中間差不多有一百萬人,在伏虎頂留了一夜,看虎眼,聽虎嘯,吃燒烤。
這些人的花銷,主要就是飲食了,兩百多萬人,平均的消費,也就是兩百塊左右。
山溝溝裡的物價,真的便宜,鹿回頭公司統一采購物資,再統一發售給飲食攤子,這樣可以保證質量。
雖然鹿回頭公司已經加了價,飲食攤又加了價,最終的售價,相對於城裡的酒店餐館,仍然很便宜。
因為采購價低啊,在東城,貴的時候,一斤蘿卜要一塊二,這裡呢,一斤給兩毛,農民都要笑死了,其它蔬菜也差不多。
哪怕就是肉類,這邊也要便宜一些。
雖然便宜,但人多啊,兩百多萬人,最終在飲食上的消費,也有五個億左右。
餐飲的利潤,素來都比較高的,一般能有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何況這邊采購價還低,基本就保證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利潤。
五個億的一半,也就是兩點五個億。
鹿回頭公司在其中能拿到百分之三十的樣子,七千多萬,八千萬不到。
這基本上,就是鹿回頭公司的全部收益,其它的收益,都歸了虎山。
所以,這一次的楊梅節,鹿回頭公司還是純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