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15日,由於京城半導體公
司(BSEC)研發成功90nm光刻機,刺激了台積電和三星晶圓公司,台積電斥資15億美元向GCA訂購了一條90n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三星晶圓公司向ASML定購了一條90n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
GCA從台積電拿到15億美元的生產訂單,還從PGCA半導體公司拿到45億美元、出口10台90nm光刻機和20台180nm光刻機的生產訂單,雖然還有20的員工輪崗,但GCA渡過這輪半導體衰退周期已經不成問題。
按照半導體周期理論,全球半導體產業跌至穀底,優勝劣汰,接下來的3年左右就是繁榮周期。
由於全球光刻機產業被193nm波長的世界性光學難題卡住了,5年過去,還沒有看到被突破的跡象,Gikon無法研發成功65nm光刻機,90nm光刻機的更新換代停滯,Intel第八代CPU的研發也被迫停止。
AMD研發成功挑戰Pentium4(第七代CPU)的AthlonXP(速龍XP)已於去年10月上市,對Pentium4的市場地位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GCA今年也很難拿到新的90nm光刻機訂單。
即使遭遇半導體衰退周期,美西方國家的90nm光刻機沒有銷路,也不準出口中G市場,孫健再有錢也買不到90nm光刻機。
這也是BSEC追趕Gikon、國智CPU研究所追趕Intel和AMD的曆史機遇,不然即使投入巨資也很難趕上。
孫健製定的策略是緊跟,不是超越,美國第一。
ASML研發成功65nm浸沒式光刻機之前,孫健不會讓BSEC研發成功的65nm浸沒式光刻機麵世。
一旦BSEC光刻機超過GCA,就會被美國商務部認定國家安全遭受威脅,被製裁跑不了,孫健也不敢出國了。
BSEC研製成功的90nm光刻機是為了生產GZCX4準備的,按照9個月的建設周期,PGCA半導體公司到2002年6月才能實現量產。
陳永清院士率領國智CPU研究所台式機CPU研發部的600多名研發人員,投資6億元,經過一年半的研發,GZCX4的研發已經到了收尾階段,由於沒有90nm製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孫健指示密而不發,避免刺激美國。
參照Pentium4,GZCX4內部改成集成4800萬個晶體管,運行速度16GHz,最大存儲容量8TB,采用90nm製程工藝,趕超Pentium4。
BSEC去年8月15日研製成功90nm光刻機後,去年9月1日,美國商務部解除了90nm光刻機對中G的出口限製。
Gikon早在1999年就研製成功90nm光刻機,由於全球光刻機產業被193nm波長的世界性光學難題卡住了,不然GCA早就研製成功45nm光刻機了,遙遙領先。
孫健將一條90nm製程工藝半導體生產線中一半的光刻機訂單交給了GCA,美國商務部沒有找BSEC的麻煩。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