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山下,無意聽了德妃跟前兒的婢子嚼地那番子舌根,薑檸幾近徹夜未眠。如今再加上朝野局勢動蕩,更加危險萬分,令人堪憂。
且拋開她與唐忱二人不提,唐家與薑家世代交好,薑檸對其家人亦有極深的感情。不管最後她與唐忱如何,她都希望唐家好,希望唐忱好。
唐忱似是未料到她會突然出此言論,身形微頓,定定地伺了她片刻,而後薄唇輕勾,淡淡調侃了句:“你倒是不少操心。”
薑檸翻了個白眼給他,不以為然地聳了聳香肩,“嘖,沒了婚約,朋友總還做得吧。”
“朋友?”唐忱聞言,瞬即收了笑意,聲線低喑了些,尾音上挑地將這兩個字重複了一遍。
“再不濟,以我們兩家的交情,你還算我弟弟呢。”薑檸美眸輕眨了眨,朝他拋了個風情妖嬈的媚眼,“來,喚聲阿姐聽一下。”
唐忱麵色愈發不鬱,漆黑的深眸浸染著陰霾,收回目光,再不發一言。手中韁繩用力一抻,踏雪寶駒揚鬃躍蹄,紛遝驚塵,徑直瀟灑而去。
留下薑檸一臉懵相,不滿呢喃道:“這混小子怎地說變臉就變臉,究竟有沒有記得我的話啊……”
淨餘在一旁掩唇哧笑,搖了搖頭,對這二人當局者迷的模樣實在無奈。
————————————————
晚間,鳳棲宮。
“兒臣給母後請安。”劉清洵攜了一身涼夜瑟意踏足殿內,惹得燭火搖曳幾許,翻動點點,明暗不定。
德妃早便命人沏了楓山白露,下了三遍茶色,正坐於小葉紫檀木的雕花椅上,靜待著他。
劉清洵見到這般架勢,是何用意,他了不說然於胸,多少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溫雅挑笑,掀袂入座,“不知母後召洵兒前來,所為何事?”他慢條斯理地拎了茶盞,執蓋輕刮浮葉,儘是一副悠閒之態。
“近來前朝不太平,東宮那邊兒結局如何,誰也不好說。”德妃低頭理了兩下華服,容色奕奕,提醒道:“與其跟朝裡那幫子老狐狸亂作一團,倒不如擇身出來,多為你父皇分憂。”
劉清洵應是,他本就是極睿智的人,不必德妃囑咐,自然也知曉如何明哲保身。
“太子殿下此番東窗事發,鬨得滿朝文武皆知,動靜不小,父皇怕是很難做。”他食指輕扣幾案,擲地有聲,輕描淡寫地分析了兩句,卻又一語中的。
罰得輕了,對臣工及其餘皇子無法交代;罰得重了,終究也是自個兒的一塊兒肉。
德妃搖頭微嗤,輕摘了手上尖長的描金指套,於指間轉弄,沒什麼情緒道:“這太子的位置坐久了,難免被蒙了心智。既是讓你父皇難做,那便表示他不再適合。”
說著,話頭一頓,將指套複又戴了回去,抬眸道:“東宮,是時候該換主兒了。”
劉清洵手上端盞的動作微滯,倒也並未有太大意外,“母後是想讓兒臣,”擱下盞,他身子向後靠了靠,輕描淡寫地扔了兩字出來:
“奪嫡?”
德妃瞧著自己兒子這般風度翩翩,眉目星朗,誠然浸了弘元帝的影子,卻並無他父皇的戾氣。
“太子這些年深居淺出,無過亦無功。身為儲君,不體民情,不察民意,不能想百姓之所想,甚至不知這外頭的天變了幾回。隻一心埋頭貪攏人心,卻不知這人心又豈是單靠籠絡便輕易可得的,實在愚昧。”
她按了兩下太陽穴,鳳眸狹長,暗眯了道精光溢出:“況且,他隻顧猜疑妒忌,心思一股腦兒擱了如何坐穩皇位,甚至不惜行弑兄此等卑劣手段,如此無能之人,又如何擔得起江山社稷的重擔。”
中秋那夜過後,劉清洵當真將遇刺一事壓了下來。倒並非是他有多心善,隻是他深知,自己與太子在弘元帝心裡,是等同重要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他將此事捅了出去,就算弘元帝無奈之下重罰了太子,那又如何,這不是多光彩的事,傳將出去,不過是讓天家受辱。
他並不需要以此,來博取弘元帝的注意。他不屑,亦瞧不上眼。
更何況,無論太子如何猜忌,他確實無意儲位之爭。對劉清洵來說,隻要聖明,對百姓愛戴憐憫,可擔得起天下蒼生之重任,誰當皇帝並沒有什麼所謂。
德妃見其半晌不語,淺歎了口氣,鳳眸斂了光,撫慰道:
“母後知你自小喜無拘束,這些年來去自如慣了,一心向往自由。但太子目光短淺無知,撐不起這梁子,再放眼細數過你這些皇兄,哪個又能擔此重任?洵兒,國家興亡當口,定要拎得清才是。”
劉清洵自然知曉母親深意,沉吟半晌,良久後,方開口道:“如若太子殿下讓賢,東宮空缺,兒子自可勉力一試。不過在此之前,兒子有一不情之請作為條件。”
德妃聞其鬆口,不免緩了口氣,然下一刻自家兒子所言,讓她將將穩下去的心神兒旋即又提了上來。
“何事?且說來聽聽。”德妃詫聲詢問,心頭頗有些意外。自家兒子從小便懂事,甚少提有要求。
隻見劉清洵勾唇淺笑,輕吞慢吐,語氣篤定而有力:
“兒臣欲迎娶薑檸,還望母後成全。”
作者有話要說:入秋啦,火葬場該倒計時啦!
不過還是放心!再大的火葬場都是為了後麵的高甜做鋪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