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賈母如是說,史家的兩位夫人如何不喜?
她們家早就下定心思了的,隻是還得過幾年,便暫沒提此事,沒想到如今這老太太倒是先點了出來,看來她老人家到底也念著娘家。
丁夫人笑回道:“珺侄兒有心,能記掛著姊妹們,雲兒也是好福氣,這一趟江南下去,回來也懂事了不少,老太太又何必苛責珺侄兒,試問天底下哪個女兒不想有這樣的兄弟?”
賈母一歎,是啊,天底下哪個女子不想有這樣的兄弟?她們也得有處尋去!
賈母也年輕過,她能知道這種感受和奢想。
不過這苛責二字倒是擔待不起,不過是玩笑話罷了。
接下來眾人又借著話題聊了幾句,而後才進入正題,商談安排如何接駕。
接駕一事不單單是新府的事情,而是整個賈府的大事!一些個規矩流程還需得賈母坐鎮方才穩妥,不然就是鳳姐兒沒經曆過也不見得能辦得多好。
雖說宮裡會派人來指導安排,到底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賈珺聽說後也樂得清閒,本來還想說讓周瑩過來安排,現在乾脆撒手都交給了她們,也好省些周瑩的事情,又有鳳姐兒參與進去色色斟酌,出不了什麼差錯。
...
七日時間眨眼一過,十月初十這一日辰時(早八左右),寧榮二府自賈母等有爵者,皆俱各按品大妝,排排立在新府大門外。賈赦賈政賈珺、寶玉賈璉等則是在西街門外待迎。
今日之前就有太監過來考察安排何處進園,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帶著許多小太監來各處關防,起擋圍幕。
如今外頭更有五城兵馬司打掃街道,攆逐閒人,此刻附近的街頭巷全都用圍幕擋嚴著,順天府官差也在附近執勤巡視,今日整條寧榮街不見一個閒人。
烏鴉等臨時工就是要湊熱鬨也是不能夠的了,這會子都在外圍巡視呢。
寧榮街西門外,賈府男丁排成一列,賈珺站在最前,而後是賈赦、賈政等人。
宮中先行到來的太監也候在一側。
今日賈珺站在前頭無關輩分,隻因接懿旨的是他,皇後點名的也是他,他不站在前頭相迎,誰站前頭?賈赦賈政?還是寶玉?
此間靜悄悄無一人咳聲,眾人都是緊張的,賈政額頭冒著汗,寶玉腿子在打擺,這陣仗他從沒見過!
來人不是她的姐姐賢德妃元春,而是大乾的帝後!國母!不見老逼登都直擦著額頭上的汗了,他又能好到哪兒去?
倒是站在前頭的賈珺老神在在,半分都不帶緊張的,但麵上也不見半分輕視輕浮和不尊之色,到底是在公眾場合,到底是帝後,該給的尊重他不會少,該有的規矩他也會遵守。
這是人之常情,他雖是法外狂徒,但也隻是某些時候某些境況之時的狂徒,平常時候還是個正經人,大乾的正經子民。
...
不多時,忽聽街外跑馬之聲不一,有十來個太監喘籲籲跑來拍手兒,眾人會意,忙整理衣物官帽。
接著便聽前方隱隱有鼓樂之聲傳來,一並的還有馬蹄踏地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