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提前的慶功宴(1 / 2)

阿薩姆的夜比大明京師的夜要晚來半個時辰,因此當堅守零號高地的官兵們奮力與湧上陣地的英印軍混戰在一塊的時候,京師的人們正在享受晚間時光。

此時此刻,通濟門大道西邊的同輝大酒店之中也正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氣象。

地上十八層、地下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重簷歇山頂、灰色與米色的外牆、回紋與井紋的窗欞、閃爍耀眼的霓虹燈,在後世讓建築師糾結的“中式風格”與“現代建築”如何完美契合的難題在這兒得到了相當好的解決。

其實當初同輝大酒店的設計者也頭疼於翹角飛簷的大屋頂難以和預計三十六層的高層建築相契合,猶如戴了頂大帽子似的,最後在取得投資者的同意後,乾脆一改思路——與其不倫不類,不如轉為低高度、大麵積的形製。

所以現在的同輝大酒店隻有七十二公尺高,但是占地麵積卻很大,與重簷歇山頂協調得很好,整座建築的風格就是非常沉穩大方。

實際上,它其實並非朝廷所有,而是黔國公府下的資產。

正因其性質特殊,朝廷喜歡在這裡舉辦一些不太重要的、半公半私的宴會;至於正經的國宴,那就得去莫愁湖西苑的帝國賓館了。

轎車駛進駛出、侍者來往不斷,夜幕下的大酒店卻顯得極為熱鬨。

大堂中,地上鋪著圖案精致的寬大毛毯,放眼望去恐怕有上百名記者,“嘩啪”聲中,鎂光燈不斷的閃爍著。

官員將領、豪商巨賈、名媛與交際花、詩人作家等社會名流都雲集於此,他們是前來“預祝”烏斯藏之戰大敗英印軍的,這類慶祝勝利的晚宴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第一次,畢竟這是幾十年來大明除了些邊境摩擦和小衝突之外幾乎沒打過仗。

實際上參加晚宴的大佬和名流們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前方的戰況如何,比起遠在天邊的邊境戰爭,如何能及時的察覺大明未來的戰略規劃才是更重要的,政策之變化才是利益的關鍵啊。

順著政策來,豬站在風口都能起飛;逆著政策來,搖錢樹都能被風刮斷。

“路上堵得要命,慢吞吞的,這所謂的奔馳車還沒以前那輛勞斯萊斯幻影舒服呢。”

一位身穿米白色的立領對襟長衫與紫色織金長裙、披著雲肩、腳踩進口尖頭細高跟的名媛在抱怨著,旁邊也有個貴婦跟著吐槽。

“是呀,而且這葡萄酒也好怪哦。”

由於出發前多接了個電話而幾近遲到的程翰恰好從這邊經過,聞言不禁輕歎了一下,作為大都督府參謀處的主官,他其實一點不願意在乾坤未定的時候就來參加這種宴會。

他很清楚,前線現在的情況仍然不明朗——十二師在撤退中不斷遭受空襲,同時好幾個旅和團的英印軍在與之糾纏;三十四師雖然撤退順利,然而彈藥卻所剩無幾。

空襲使得本就困難的後勤供給雪上加霜,一個輕裝步兵師一天的物資消耗量最少也要一百八十噸,若是要維持中等烈度的作戰,則要約三百噸。

兩個師就是六百噸,可現在加起來能往前線送出兩百噸就不錯了,因為轟炸的緣故,大量的物資積壓在羚芝送不過去。

除了正麵戰場,西北方向的一支英印軍混成部隊也隨時有向東繼續挺進的可能性,目前阻止他們繼續深入的原因是一個營在拚命阻擊。

可以說在混三旅加入戰鬥之前,一切皆有可能發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