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可以說是處於一個極度混亂的狀態,積年累月的無數社會矛盾到了極限的結果就是內戰!
左右兩翼互相抨擊、政府改革失敗、宗教問題等等,最後,在一些彆有用心之輩的策劃下,一場長達三年的內戰轟然爆發。
這場戰爭從表麵上來看,雙方是以右派為主的國民軍和以左派為主的共和軍,然而實際背景其實極為複雜——西班牙在五年前成立第二共和國後,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換了十幾屆政府,其政局之混亂可見一斑。
西班牙內戰也是首次大規模應用新式兵器的戰爭,新型戰機、新型坦克等等先後隨著世界各國的摻和而加入戰場,因為大家已經把那兒當成了新式兵器的試驗場。
Bf-109戰鬥機、He-111轟炸機、I-16戰鬥機、SB-2轟炸機、T-26輕型坦克等等均嶄露頭角,雙方也都獲得了大量的外援。
最終,這場持續近三年的戰爭以國民軍獲勝而落下帷幕。
對於西班牙共和軍的失敗,周長風的看法是惋惜但不值得同情,在曾經的戰史和曆史課程學習中,老師就曾強調西班牙共和軍隻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其包含大量政見和立場不同的黨派,中、左、極左等等,而且每個黨派內部也存在程度不一的分化,如此聯合起來的共和軍唯一的共識就是反對君主、支持共和,除此之外沒有達成一致的綱領。
如此鬆散、還不斷內鬥,乃至排擠自己的軍隊,許多軍官和士兵不得不投奔了對麵,這堪比自毀長城的行為實在是離譜。
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在於人,然而光憑勇氣同樣無法製勝。
因此,共和軍的戰士們雖然空有一腔熱血和鬥誌,然而以民兵和誌願者為主的他們缺乏訓練、素質良莠不齊、戰力低下,莫斯科派來的軍事顧問們花了一年時間整訓,才勉強讓他們能與國民軍打得有來有回。
最典型的例子是戰爭初期的托萊多圍城戰——大量共和軍民兵包圍了少量國民軍駐守的托萊多城堡,後者一共1028人、5挺重機槍、2門火炮,前者超過15000人、23門火炮、2輛坦克。
結果共和軍打了兩個多月愣是沒打下來,最後被迫撤退。
期間還有更扯淡的事,就是共和軍抓來了城堡守軍指揮官的兒子,脅迫守軍投降,結果被嚴詞拒絕了。
這操作在周長風看來堪稱腦袋被門夾了——把自己正派的形象搞得跟大反派一樣,這是正常人想出來的?
就這一盤散沙,能成功才怪呢,真以為那啥是請客吃飯?實在是白白浪費了萬千戰士們的流血犧牲!
這一天的晚上,周長風睡得很遲,因為陣陣痛感的緣故讓他難以入眠,而且連輾轉反側都不行。
翌日,清晨。
學生們放暑假了,老師們自然也就無事可做了。
按照規定,官府和官辦機構應於每個月上旬的最後一天發放工資,不過因為在七月初幾就放假了,所以學校財政處按照慣例提前幾天發工資。
財政處的職員依舊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根據名冊發放工資,然後由領取者簽字。
“拿好。”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