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工業產值(2 / 2)

然而這是存在極限的,二元君憲本就是新舊雙方妥協的產物,這種政體天生就不穩定,再加上體量大、幅員遼闊,可以說爆炸是遲早的事。

目前就工業能力而言,大明三十多年的成果還是差強人意的,至少明人以此自矜。

例如最重要的鋼鐵工業,大明在去年達到了1008萬噸的總產量,作為對照,美國為5076萬噸、英國為1232萬噸、德社為2150萬噸、沙俄為1203萬噸、法國為765萬噸、意大利為213萬噸。

石油工業,由於暫時隻有克拉瑪依與玉門二大油田,再加上一些小油礦,去年總產量為405萬噸。在這方麵,美國一騎絕塵,達到了誇張的17186萬噸,是大明的四十二倍、沙俄的八倍;英法意基本依賴進口,姑且按下不表。

重要工業金屬的鋁,大明在去年統共產出3.3萬噸,相比之下,美國為14.1萬噸、英國為6.3萬噸、德社為15.8萬噸、沙俄為3.1萬噸、意大利為2.8萬噸。

不算關鍵但卻又不可或缺的人造纖維,大明以27.4萬噸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為17.2萬噸、德社為12.3萬噸、英國為6.6萬噸、法國為3.5萬噸。此人造纖維並非化學合成纖維,後者目前尚未誕生。

而汽車工業是大明最為薄弱的環節,去年轎車與卡車合計僅有7.3萬輛的產量,和美國411.3萬輛相比可謂望塵莫及,英國則為42.7萬輛、德社為37.9萬輛、法國為20.3萬輛,不過有列強吊車尾意呆莉墊底,其僅有6.5萬輛產量。

三十多年的時間,還當戰爭販子發了一波橫財,最後就建設成這樣?

這個成績在周長風看來不咋地,難以恭維,大概也就是及格線的水平。不過轉念一想,這畢竟是自主建設出的,不存在援建的好事。

再說了,好壞與否也得看和誰比,以官僚資本為主的憲政大明再不濟也比他那原位麵同時期的狀況好多了。

總之,買辦,屬實拉胯至極。

拋開工業能力不談,周長風比較擔憂的是大明的燃油自給率不足,四百萬噸的原油年產量、三百多萬噸的燃料年產量,這看似不少,實際上卻遠遠不夠,自給率隻有四成左右。

缺口的六成自然依賴進口,主要是南洋地區荷蘭控製的油田、伊朗、美國三者。

這還是平時,如果大明海軍處在戰備狀態下的話,燃油消耗量隻會更加誇張。

東洋、南洋兩大艦隊的總規模略小於英國皇家海軍,統共有十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四艘航空母艦、六艘重巡洋艦、二十五艘輕巡洋艦、一百六十七艘驅逐艦、五十二艘潛艇,龐大的“大明水師”堪稱燃油漩渦。

這還不算仍然在建的兩艘戰列艦與兩艘航空母艦,以及十幾艘巡洋艦和驅逐艦。

“這下麻煩了,伊朗的石油產業是受英國人左右的啊,荷蘭肯定隨風倒……要是在石油進口上被卡脖子,這不得給朝廷逼急了?”他低著頭在病房中來回踱步。

昨天的報紙就有提及,英國人嚷嚷著要在九月的國聯大會上提議對大明進行限製和製裁。

說實話,周長風其實挺擔心朝廷有些人會昏了頭、氣血上湧去直接找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打架。

“也不知那幫人是什麼德性,希望彆當二愣子,目前看來還是中庸一點比較好。”

——-——-——-——

【另一章在審核,不知道什麼時候通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