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複讀(╳)補課(√)(1 / 2)

儘管過程存在波折,然而周長風的基本目的還是達到了。

一營總共一百多名陣亡官兵與大幾十名因傷致殘官兵的撫恤等級評定都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調改。

現在就等著大部隊班師返京了,然而沒過多久天,有關混三旅已經揮師啟程的消息就到了。

邊境戰爭已經基本告終,阿薩姆地區的英印軍在陸續後撤,前線挖掘完畢的幾條塹壕陣地都被放棄了;明軍也同樣如此,除三十四師留下一個營駐防白馬崗地區至明年之外,師主力和混三旅都接連返回了羚芝,並抓緊時間向東出藏入川。

再過不了一個多月,天氣就要驟變了,烏斯藏以南之地一年之中足足有六個月的時間是大雪封山的。

同時,這些年來囤積的彈藥、食品、藥物等物資也被消耗了個七七八八,四萬九千餘噸彈藥補給基本告罄。

地形條件和氣候特征都注定在烏斯藏地區進行的戰爭都是困難且難以長久為繼的。

“營長,兵部的通知到了。”

“通知?什麼通知?”

從小李那兒接過一份蓋著兵部軍政司大紅印的通知之後,周長風得知自己居然被要求去複讀……好吧,其實是去額外修習。

大意就是海軍方麵開辦了一個軍官修習班,這是新建海軍陸戰隊的重要一環,而他作為軍事主官自然也得參加。

嗬,那這不輕鬆高分通過?

說實話這段時間實在挺無聊,多了個打發時間的事倒也挺好。

等到時候赴任了,那可就有的忙了。

周長風之前就已經向全營官兵宣布了自己未來將要轉任新組建的陸戰隊二團的團長,大家倒是不驚奇,畢竟打了勝仗以後升官發財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要是繼續留於混三旅做個營長,那反倒是怪事。

對於他的“招攬”,大部分官兵們其實都有點無感,動心、有意的隻是一小部分人而已。

無它,因為在禁軍服役的待遇和生活實在是太好了,而且有進取心的普通人終究隻是少數,其餘人大多是安於現狀的,覺得既然已經參與過一次大戰了,算是立過功,未來的晉升會要比普通人更快,這就足夠了。

謝萬誠與薛燦二人倒是意向比較強,另外還有包括上次同去巴達維亞的趙容在內的四名軍官、十一名士官、六十三名士兵也表示願意隨同周長風調去海軍。

同時,陸軍總醫院中那些混三旅的傷兵們也有一些人聯名上報了希望調去這個新建的陸戰隊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那位名叫江寧的軍醫少尉也同樣提交了申請,他的理由是隻有四方征戰才能遊曆天下、記錄下世界各地的靚麗風景,而在京城待著顯然滿足不了他的誌向。

“你這…究竟救人是本職還是拍照攝影是本職?”哭笑不得的周長風如是問道。

江寧不作猶豫,非常果斷地答道:“二者皆有,反正互不影響。”

那天在軍政司認識的第四師的參謀趙寒楓雖然一開始很猶豫,但是在周長風的勸說和忽悠下最終還是同意了,第四師也沒扯皮,痛快地放人了——參謀而已嘛,稱不上多金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