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伊15捕蟬、Bf109在後(1 / 2)

“正義不分國界!豈有袖手旁觀之理?!乾他!”

周長風的話語讓阿達拉感慨萬千,明明用不著冒險的,可這位軍官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出手相助。

MG15航空機槍使用的是對空瞄具,這是一種環形的機械瞄具,一個大環,然後兩根鋼絲交叉綁紮呈十字形。

而彈藥則是五發一組,每組的順序是三發普通彈、一發燃燒彈、一發曳光彈,這是對空射擊常用的子彈編組方式。

剛剛完成了對地攻擊的兩架伊-15型戰鬥機都在爬升,顯然準備再來一輪。

國民軍飛行員似乎很享受這種單方麵欺淩和虐殺的快意,也許是因為這樣讓他們有一種主宰生死的高高在上之感?

周長風的目光銳利,他操作著機槍將其中一架正在轉彎的戰鬥機套入瞄準具。

可以說對空射擊與對地射擊是截然不同的。

機槍對地麵目標攻擊一般都為短點射與長點射,除非操作水冷重機槍,否則合格的射手絕不會扣著扳機不放手的。不然,隻需要連續發射幾十發、百來發子彈,槍管就會過熱而導致精度明顯下降。

但射擊空中的飛機卻又是另一種迥然不同的方法了,因為機槍的射高和射程都較低,而飛機的速度較快,機槍真正能有效攻擊飛機的窗口期非常短暫。

因此對空射擊的要領是敏銳的把握好時機,估計好大致的提前量,一下子潑灑出去大量子彈。

與其說是等子彈去追飛機,不如說是讓飛機去撞子彈!

對空環形瞄具的環是用於瞄準不同飛行速度的目標的,周長風不知道德軍的規格是什麼,但明軍同類產品的規格是大環對應300㎞/h、小環對應150㎞/h。

至於這挺MG15的瞄具…它隻有一個環。

時間倉促,沒時間細細思考,周長風當即假定它代表200㎞/h,然後將一架戰鬥機“擱”在環上,讓柱形照門與之相對,從而形成三點一線。

他果斷扣下了扳機,“噌噌噌”的獨特槍聲中,一連二十幾發7.92㎜子彈裹挾著滿腔憤意飛向了那架正在轉向的伊-15型戰鬥機。

周長風看見這一串子彈都未能命中目標,曳光彈從它的前邊飛掠而過——那架飛機正在轉向,相對速度更慢。

他立刻操作機槍微調射向,再度開火。

曳光彈的作用就是給射手在射擊過程中指示目標,一旦開火,射手哪兒還有精力和餘暇去看瞄具?這種情況下瞄具的作用將大減,射手應該根據曳光彈在空中劃出的明顯彈道來判斷情況,從而調整槍口射向。

在沒有耳塞的情況下,全威力步槍彈在咫尺近的距離上連續怒吼,猶如在耳邊放了一掛幾千響大地紅一樣,震耳欲聾。

滾燙的彈殼從拋殼窗中崩飛出來,掉落在越野車內的積水中,發出“滋啦”的聲響並帶起了一縷水蒸氣。

這一次周長風死死扣住扳機不放,幾十發7.92㎜子彈仿佛成了灑出去的銅豌豆,那架戰鬥機迎麵撞上了不知幾顆。

剛剛被莫名飛來的一串子彈給驚到了的飛行員還沒回過神,下一秒就感到機身一陣震顫。

仿製於英國布裡斯托MkVI的九缸星形發動機當即發出爆響——兩發子彈各打爆了一個氣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