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空軍;爭辯中間威力彈藥(2 / 2)

因此,本打算慢慢研發遠程轟炸機的大明軍部不得不加快了腳步,同時還正式發布了關於重型戰鬥機的招標書。

這是由於空軍方麵認為普通的戰鬥機無法有效攔截成群結隊的重型轟炸機,因而必須裝備一種火力格外強大、飛行速度足夠的戰鬥機,如此才能保護帝國蒼穹免受侵犯。

在周長風看來,大明空軍的發展沒什麼毛病可言,既沒有好高騖遠也沒有脫離實際,很健康。

而且就整體氛圍來說,比起明顯能感覺到暮氣的陸軍和海軍,大明空軍給他的感覺就是朝氣蓬勃和欣欣向榮。

同樣是高級將領們開會,空軍那邊一眼看過去普遍都是四、五十歲,比陸海兩軍平均六十歲要年輕十歲有餘。

平均文化程度很高,軍種成立時間既短又獨立,種種因素讓大明空軍成為了代表如今中國軍人風貌最高水準的地方。

講真的,周長風一度很想去那兒服役,但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畢竟隔行如隔山,空降作戰複雜至極,自己那些皮毛知識沒什麼用。

同時空軍也與憲政會、國人會、日月社這些主流的中、中右黨派不怎麼對付,受大明空軍歡迎的是仁和、大同、工商促成會等等。

既然考慮先跟著朱泠婧混,眼下就得與之保持距離,不能逾越,否則在她眼中這可比自說自話的性質還要嚴重得多,這一點周長風是清楚的。

日複一日,接下來等到八月底,隨著關於陸軍兵器裝備體係的報告上交,這樣清閒又單調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

首先是軍器局發來了一道批付,這種下行公文是要求必須回複的。

於是在經過幾天的文書往來之後,軍器局表示兵部在考慮組織一次麵見,便於對報告中的一些建議進行交流。

九月初,隨著大明軍事考察隊的歸國,詳儘的麵見交流很快展開。

在留出了幾天時間對各自的成果進行分類歸納以後,兵部和大都督府抽調一些將領和技術人員組建了一個小組,並召集考察隊的代表赴會。

“不愧是你,夠狠,刑期還剩多久?年底能放出來不?”一見到周長風,陳廣雲就禁不住笑了。

前者不以為意地回道:“早著呢,好像是正月二十吧。”

在周長風謊稱生病離開以後,陳廣雲在巴塞羅那待了許久,憑著記憶把自己在瓜達拉哈拉一帶的見聞給重新寫了一遍,之後則轉而前往南線,直至塔拉韋拉戰役爆發。

“屬實是離譜,當時我們幾個對著地圖琢磨這一戰雙方會怎麼打,塔拉韋拉本身是核心,肯定要圍繞著它做文章。”

說著,陳廣雲露出了回憶的神色,“後來得知叛軍、意軍、俄軍短短兩天就擊潰了左右兩翼,我們料定戰線要崩了,實在想不到那個突出部居然守住了,我們看過德國人拍的照片,陣地布置和火力配係真的太精妙……”

見他既唏噓又興奮,周長風歎了口氣,擺手道:“終究隻是戰術上的勝利,而且那個防禦體係隻是因地製宜搞的。”

“何必謙遜?前些日子戰役落幕以後,大致的經過才被曝光,西方列國的輿論都很感興趣哦,那個啥…法國人在《費加羅報》裡說這是來自東方的神奇人物;英國《電訊報》更是用defense master作為標題。”陳廣雲如是說道。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是吧?

聞言,周長風不禁笑了,“不知道英國人還記不記得去年他們說我是殺人魔王……”

軍事考察隊的分工明確,大家負責的方麵各不相同,有人負責後勤、有人負責參謀、有人負責兵器,因而在麵見交流時也是分開的。

就戰術上來說,周長風覺得沒什麼可以借鑒和參考的地方,也就德國人的步兵戰術值得討論。

因而他的報告更加側重於裝備體係,而戰術則作為論據。

初秋時節南京的上午仍然有些熱,兵部官署的一個大房間中,頭頂上的大吊扇呼啦呼啦的轉著,陣陣涼風恰到好處。

在場的不僅有十幾名陸、海、空三軍的軍官,還有幾名級彆不低的技術類文職人員。

由於前些天就已經進行過兩次書麵交流了,在簡單的見麵行禮過後,雙方的對話迅速進入了正題。

一名看著挺和善的小老頭開口道:“我看你對自己看法十分的堅定啊,你也是一員主官,陣戰經驗豐富,可有想過彈藥通用的事?”

這其實就是中間威力彈藥的事,後世人人皆知中間威力彈藥的好處,而且也確實好,但奈何現在的人們並不相信。

敢邁出第一步的人永遠是極少數啊。

“這不難解決,對應裝備發射相同彈藥的輕機槍即可。”周長風如是答道。

“為此而設計製造裝備一型全新的輕機槍?”一名文職不假思索地說:“若是發射減弱威力的子彈,怕是至多隻能保證六百米的有效射程。”

周長風也不含糊,直接回道:“單兵使用的步槍有效射程達到四百米,而輕機槍能讓班排火力投射至五、六百米,這已經非常足夠了,可以預見的上,今後大多數交戰都在這個距離以內。”

“五百米?何以見得?”

“百米之差就能定生死勝負,當前發射正常子彈的輕機槍在良好部署下可攻擊至多八百米的敵人,須知一寸長一寸強,這自減射程著實有些……”

“開闊平原上,敵我各一隊突然遭遇,我方會被完全壓製啊,那可是二百米啊。”

不出所料的,在場的將領們都質疑了起來,態度完全是一邊倒。

顯然,對於突破常識的新東西,人們勢必是有抵觸心理的。

年長的高級軍官們堅持認為要考慮最壞的情況,說白了就是一丁點兒虧也不願意吃。

對此周長風早有心理準備,稍顯無奈的他苦笑道:“諸位前輩,我們不如反向思考,假如己方這樣裝備,在五百米內火力會更為凶猛,對方是吃虧的;而這個距離又最多見,敵方吃虧的情況遠遠多於我方,我想這很劃得來。”

前天有事,本打算昨天下午補完的,但在書評區和人對線,然後就不想碼字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