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民族特點;天時與地利(2 / 2)

作為軍級指揮部的總兵處設有參謀、後勤、軍政、軍情四個部門,各有一員僉事負責相關事宜。

軍情僉事緩緩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將領們,開口道:“大都督府情報處密切關注著其朝廷的態度,目前,倭國朝廷的主流態度仍未明晰,隻能說大體上傾向於乖乖順從。”

“大軍壓境,螳臂當車毫無意義,肯定會服軟的。”十三師師長理所應當地說。

參謀僉事、或者說第二軍的參謀長是個與刻板印象相反的壯碩大漢,他隨口嘀咕道:“指不定要鬨一出兵變,逼迫抵抗。”

“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不至於那麼愚蠢吧?”有人說道。

七師師長笑著回道:“哪能假定人家是俊傑?自古以來不識時務的人多了去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閒談了幾句,氣氛融洽,接下來很快就是具體的任務分配。

理所應當的,無論是否會遭到有組織的抵抗,陸戰一團都將作為開路先鋒最早登陸,占領碼頭。

至於其它單位,如果未遭到大規模抵抗,那麼就輕鬆愉快地在碼頭停泊上岸;反之,則依照作戰計劃按部就班地登陸。

第四師在東京西南10㎞處的三個登陸點分散上岸,那兒在川崎地區。

第七師在東京正東13㎞處的四個登陸點分散上岸,大致在船橋地區附近。

第十三師作為預備隊,視情況而定隨時出發增援。

可以說一旦日本人堅決抵抗,率先登陸的陸戰一團必將遭受巨大壓力。

兩個師團再不濟也有實打實的三萬餘人,縱然裝備和訓練水平都不咋地,但誰也沒發保證對方不會發狂。

如果執意要做最後一搏、同歸於儘,這三萬餘人不計代價的發起大規模反擊,陸戰一團雖不至於守不住灘頭陣地,畢竟己方海軍艦隊會儘其所能的提供炮火支援,但是慘重的傷亡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十三師師長就在周長風身邊,他拍了拍後者的肩膀,爽快道:“放寬心,真要那樣子,海軍炮擊能爭取很多時間,我部會儘快增援的。”

需要談及的正事不多,除了部署的安排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了。

後勤僉事向眾人介紹了一下物資給養的準備情況。

他拿起一個文件封,翻了翻,然後開口道:

“按5萬人、2個月計,細糧共須420萬斤、麵粉須100萬斤、野戰食品須150萬包,這些主食現已全部到位。”

“花生、豆、葵花籽油須23萬斤,鹽須18萬斤,醃肉須90萬斤,鹹菜26萬斤,香乾30萬斤,副食基本到齊,尚缺香乾9萬斤。”

“按1.5萬匹馬、2個月計,馬草須1200萬斤、馬料須800萬斤。其中馬草尚有230萬斤缺口,大概兩天後運足。”

“彈藥方麵,按標準戰役量準備,步兵武器5個基數,機槍10個基數,步兵伴隨火炮10個基數,壓製火炮20個基數。已全部到位。”

“卡車按1600輛計,再加部分戰車,共預備車用汽油1萬桶,還有若乾零部件也都到齊了。航空汽油不歸咱們管。”

後勤方麵不存在問題,所有單位都是齊裝滿員,物資也無比充沛。

“差不多萬事俱備了,那咱們何時出發?”四師師長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

“還沒敲定,靜候大都督府的命令吧,但是最早不過初五。”參謀僉事回道。

接下來就沒什麼可談了,不過因為臨近飯點,聶銓便招呼將領們留下來共進午餐。

正事落幕,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

饒有興致的聶銓看向了周長風,笑嗬嗬地說:“據說周克行對許多事都有獨到見解,不妨講講?”

當著一群高級將領的麵吹牛皮,怎麼說呢?既忐忑又快樂,心情複雜。

正在喝水的周長風趕緊放下搪瓷杯,連忙站了起來,飛速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言辭,然後走到了那懸掛著的碩大地圖前。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日本列島雖然貧瘠,但天生就占據有天時和地利。”

“列島和附近海域都有兩個氣候不穩期,夏天前後的台風多發,冬天前後會有冬季風暴。”

“這種極端惡劣的天氣能阻止大多數軍事行動的實施,現今的艦隊都遭不住,古代帆船更是想都彆想。”

“所以進攻的窗口期隻有每年的春秋兩個時季,都隻有個把月的時間,很短暫。”

“至於地利,日本列島多山,地形起伏不定,坎坷而稀碎。”

“平原地區很少,還大多是人口聚集區,也就是說一旦登陸,要麼在山地作戰,要麼就得在複雜的城區作戰。”

“我們將它拿下以後,它缺乏戰略縱深的唯一劣勢就不複存在了,大明海和朝鮮就是它的戰略縱深。”

“這樣一個複雜而堅固,還擁有充足後援的列島,完全可以當作未來扼守東方的長城。隻要它在,戰火至少不可能從東邊燒到本土。”

周長風的言辭正對將領們的口味,這些天他們也被一些鼓吹“發兵倭國就是徒費錢財”的言論弄的有些不爽,現在閒來無事聽聽這樣的論調可以說非常的舒坦。

“說的好。”心情不錯的聶銓拍了拍手,頷首道:“今日喝點酒吧。大醉誤事,不過小酌幾杯倒是無礙。”

同桌的眾人不禁歡呼了一下,就此暢聊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