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克莉絲的來訪;電磁波探測儀(2 / 2)

這是一個成立剛滿三年的小規模委員會,起因是有軍官和技術官員接連向軍隊或兵部建議研發“遠程飛行器探測機器”。

在得到了采納後,幾名空軍和海軍的軍官、技術官員、工程師被委任總領研發工程,這個委員會叫作“電磁波探測儀研發組織會”,簡稱“電探研發會”。

根據已經發現的“從發射機發出的無線電波會被飛機反射的無線電波乾擾”的現象,空軍格致設備廠與上海雍暢電氣公司研發出了首台專用的電磁波預警設備。至昌三十六年十月,樣機在湖州府進行了初次實驗,成功地發現了在大致方向有航空器出現。

它的功率僅有數百瓦,工作頻率在50MHz-60MHz,屬於超短波。

作為大明電磁波預警設備的開山之作,這型機器僅能告知大致方向有飛行器出現,除此之外,高度、速度、航向、大小等等數據一概不知。

這型機器小批量生產了數十台,分彆部署在西北、西南、東南三大邊境地區,以及京畿。

沒有需求就沒有推動力,西班牙內戰中,空軍的作用和威力基本驗證了杜黑所著《製空權》理論的合理性。

在越發重視空軍、加強自己的“矛”的同時,自然也好相對應的加強“盾”。

除了新一代中、大口徑高射炮的研發被提上日程之外,電磁波預警設備的研發力度也大大加強,可供研發組織會調用的人、錢、物等等資源都顯著增加。

就在兩個月前,采用脈衝波體製的樣機實驗成功,工作頻率100MHz,最大輸出功率3.6kW,根據空軍方麵的實測結果,這型機器可以探測到在18㎞外處於飛行狀態的航空器,但是精度不高。

電磁波探測儀的性能隻能用“感人”來形容,對於海軍戰艦而言,這尚不及天氣晴朗時人眼目視的觀察距離遠,但這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不過,這個“開端”的水平究竟是高還是低呢?所有人都想知道。

去年,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無線電學術會議上,大明的一些學術泰鬥聽聞了類似裝置的消息。

綜合已知信息,大明僅限於知道英、法、德同樣研發並裝備了這種電磁波探測儀,具體如何則完全不知,可見其保密程度有多高。

世紀之交時,著名的尼古拉-特斯拉認為電磁波因為其特性的緣故,可被用於探測移動的金屬物體,這算是早期的雷達理論。

啟元7935年,法國人通過磁控管產生16㎝波長的電磁波,借此可以在霧天或黑夜中發現海麵上的船隻,並開始嘗試實際應用。

同年,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爵士發明了世界上首台實用的雷達裝置。次年的春天,英國本島南部的海岸線上開始建造了第一個雷達站。

也許在諸多方麵大明已經基本追上或接近了國際一流水平,但航空發動機和電子技術仍然是短板,從起步來看,明人搗鼓出的電磁波探測儀就要遜色許多。

於是乎,在與德社方麵的第三次會談中,大明代表正式提出了交流“電磁波探測儀”的技術。

DB600液冷發動機倒還好,而那氧化氫魚雷就已經算堪稱黑科技一般的東西了,現在又還要雷達?

貪得無厭!

德社如今正在這方麵同時走著三條路,艦載飛機監控雷達、陸基飛機監控雷達、射擊控製雷達,大體上還算順利,但是把這種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技術當做交易的籌碼是不是過於離譜了?

雷達的意義可不是“更優秀的引擎”和“更優秀的魚雷”所能比擬的,提前幾十公裡發現敵軍來襲所能爭取到的戰術優勢實在巨大。

德社代表們顯然無權決定此事,這個情況被如實轉發給了柏林。

兩天半的斟酌後,大明方麵的這個要求被否決了——其它的都可以談,但雷達不行,或者說,暫時還不行。

雖然直接進行技術交流的要求被拒絕了,但德國人大致透露了他們正在研發的雷達的技術性能指標。

由此,電探研發會的成員們才深刻認識到差距之大。

不說走在世界最前列的英國人了,德國人聲稱美國人現在都已經在試驗15kW功率的艦載雷達了,探測距離可達80㎞之遙。

然而政治並非兒戲,朝廷不可能因為眼下一項技術就立刻扭轉態度,德國人既然不樂意給,那也犯不著再討要。

因而在繼續加大對自主研發的扶持力度的同時,大都督府情報處也指示在倫敦、華盛頓、巴黎、柏林的使館武官們著重搜集一切關於雷達的情報資料。

與此同時,周長風已經乘機返回了位於東京的陸戰一團。

與妻子再度告彆倒也不再像之前首次那麼不舍了,幾個小時的顛簸航程讓他頗為疲乏,匆匆洗漱以後就上床入睡了。

但即使是在同一時區,總歸有許多人需要通宵達旦。

東京以西76㎞處,山梨縣大月市境內。

不比沿海地區,東瀛列島的內陸到處都是山巒,大明陸軍第七步兵師第二〇步兵團的一個搜索分隊正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宿營。

前天,空軍飛機在例行的巡邏中察覺這一帶有小股兵馬的活動,高度疑似為抵抗軍遊擊隊,故而總兵處命令第七師抽調一部分兵力,組建了幾個搜索分隊前來偵察、追擊。

皓月剛上樹梢,山裡的溫度比平原地區要低不少,仲春夜裡的風似乎有些陰冷?

士兵們用雨披搭建了一頂頂小帳篷,然後裹著軍毯準備睡覺。

有人之前因為站崗放哨而來不及吃飯,現在輪換下來才有閒工夫填飽肚子。

配發的紅燒肉罐頭如果冷著吃會非常惡心,又粘又膩的油實在有些反胃,但隻要將之用篝火熱一熱,立馬就變得噴香。

四十多人已經在休息了,八、九人還在邊吃飯邊小聲閒聊,幾名軍官和士官則圍在明亮的煤氣燈旁對著地圖議論。

外圍,背著步槍的幾名士兵在放哨,這屬於明哨;也有爬上了樹,隱蔽在枝丫間的,這算暗哨。

可在百米開外的地方,一大群身影正貓著腰在緩緩逼近……

他們拎著的步槍已經上了刺刀,刺刀塗抹上了泥漿,以防反光。

半刻鐘後。

“咋有兔子躥出來了?奇怪。”一名列兵側首向身旁正在吸煙的正兵說道。

他的話音剛落,異變突生!

“突擊!”

“萬歳!!!”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