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臨界質量;沒有和有卻不用是兩回事(2 / 2)

在這所理工院校的廣闊校園中,放眼望去幾乎全是男學生,男女比例可能還不到二十比一。

幾番打聽過後,周長風找到了去年曾有一麵之緣的化學係博士(學士)章士林。

池塘、木橋、水榭,獨自一人的章士林握著釣魚竿坐在長凳上,他的發須淩亂,目光飄忽,一看就在走神。

這模樣實在是和“科學怪人”的形象太接近了。

周長風駐足在他身後許久都未被發現,直到魚線上下顫抖起來,他的思緒才被打斷,手忙腳亂地去甩杆。

然後,發覺有人站在自己身後。

章士林覺得麵前此人很眼熟,努力思索著,但就是想不起來,“啊,你是……”

“去年,從武漢到京城的火車。”周長風無奈地提醒道。

“噢噢,我想起來了,周…對,周長風!幸會啊。”

“你咋在這釣魚呢?”

“哦,研究上的事遇了阻礙,折騰了小半個月了還沒進展,先生令我出來散散心。”

搞學術實在費神勞心啊,遲早頭禿。

周長風沉默了幾秒,然後直言了自己的來意。

“周長官竟也關注這方麵麼?”有些驚訝的章士林一邊重新掛魚餌一邊說:“這個消息才出來沒幾日,學界還未有定論。”

“那個不重要。我要找個比較權威的學者,你能引薦一二嗎?”

章士林點點頭,不假思索地答道:“本校的許尚丹許先生,他是我國朝在這方麵最前沿的幾位大家之一。”

“他現在在哪?”

“就在校內,現在應該還在實驗樓吧。”

在道謝以後,周長風便迅速離開了,直奔實驗樓而去。

著並不是一幢高聳的建築,相反,它隻有三層,但是卻非常之寬。翹角飛簷的屋頂上鋪著的黑色琉璃瓦在陽光照射下表現出獨特的光澤。

在這兒,他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之久。

許尚丹這位核物理大佬給周長風的印象有些矛盾,乍看之下感覺他是個和藹可親的小老頭,但卻又覺著他身上有些難以接近的界限感。

不過周長風很快就想明白了,這說白了就是出於對知識的敬畏而烙印於潛意識中的景仰。

“……消息一出,咱們也是大為驚訝,趕忙嘗試複刻了相同的實驗。”許尚丹撫須歎道:“可惜了,從前被表象所蒙蔽,未能識破本質。”

大明的物理學家們在使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時,意外產生了一種半衰期為3.5小時的元素,它是39號元素釔的同位素,這個現象其實就足以證明核裂變了。

但是物理學家們不知道事實,他們被這種同位素的物理性質所欺騙,誤以為這種半衰期為3.5小時的元素是比鈾更重的超鈾元素。

“……”在簡述了裂變過程中質量虧損和釋放的能量言辭以後,周長風直截了當地追問道:“敢問先生,您是否認為這是可行的。”

許尚丹沉聲說道:“這需要獲悉中子誘發鈾原子核崩解分裂的反應截麵,也就是概率,還有空間密度等等,很繁瑣,沒法妄下定論……但,如果你隻是問有沒有希望,我認為是有的。”

周長風輕舒了一口氣,笑道:“這就足夠了,集中研究攻關可比你們現在分散開來要快多了。許老先生,請您和我一起聯名上疏。”

“現在就已經企圖將之用作兵器了麼?”

“當然,而且要爭做第一。”

“這…恕我直言,孩子,這其中蘊含的能力太大太大了。”麵色凝重的許尚丹嚴肅地說:“這不是化學能量能比擬的。光速太快了,更毋論它的平方。哪怕隻是區區一克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那恐怕都相當於成千上萬噸尋常炸藥了。”

儘管現在的人們對裂變武器的威力一無所知,但作為專業人士,許尚丹在知道其能量來源原理的情況下,依然能憑借直覺斷定其威力之恐怖。

“我知道,但兵器的用處不止是開疆拓土,也可以是護衛本國,‘沒有’和‘有卻不用’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說難聽些,您所顧忌的,恰恰是某些西方人不在乎的,國家間的博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哎,也是。”許尚丹望著陽光明媚的窗外沉默了許久,“何況,即便我不答應,你也會去找彆人的。”

周長風沒有吭聲,默認了。

接下來,二人簡單討論了一下臨界質量。

“三十多年前吧,我記不大清了,有個叫皮爾森的英國人登報公開求解一個問題,就是說如果一個喝醉酒的人走路,每一步的方向和大小都完全隨機,經過一段時間後,在何處找到他的可能性最大。”

“您是打算拿這個作為參考來求解所需鈾的大小重量?”

“也許吧,這其中的思維方式是相仿的。至昌二十年,西安大學那邊的李澄前輩總結了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定理和證明過程,叫‘隨機遊走定理’,酒鬼向前後左右走出單位長度後,最終返回原位的概率為一,也就是說其最終會返回原點。”

“嗯……”

少頃,許尚丹打趣道:“假使最終計算得出了一個不可能的數據,你們這些人會不會很失望?”

周長風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若無核威懾,隔上幾十年就來一場大規模常規戰爭,那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政客們可就無所謂了。

他意味深長地答道:“軍人其實是無感的,但我覺得權貴們會很高興。”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