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日是宮宴,所以沒什麼條條框框的規矩,大臣們大抵也是有什麼說什麼。
李榮成還來不及說什麼呢,又有一大臣恭維道:“想來是寧王福澤深厚,真是恭喜寧王了。”
這種場麵李怏見得多了,看著眼下幾個大臣陸陸續續恭賀寧王,他隻笑了笑。等到恭賀的話講得差不多,李怏又把目光投向李祺:“太子呢,太子可有什麼新年願景?”
話一出,大臣們紛紛看向李祺。
想來他們是一直都有聽說太子知書達理,眼下這個場合倒也想聽聽看太子會說什麼。
李祺其實沒什麼願景好講,無非就是她希望家國能安定,百姓不受勞苦奔波。
她想了想,沉聲道:“臣願國泰民安,大周盛世承平。”
這話一出,所有人不由愣住。
這到底是太子,身在儲君之位想的都是天下百姓之事,實乃令人佩服。
不過大殿之上的李怏聽了這話倒沒什麼太大的表現,隻是問道:“還有彆的嗎?”
哎?皇上這話,怎麼讓人覺得他不滿意太子的話呢?
大臣們紛紛觀察坐上皇上的表情,看樣子,好像確實不大高興的樣子。
李祺被李怏這話問懵了,之前同樣的場合她說類似的話李怏從不會再問她什麼,這次居然?
李祺略一沉思,正欲補充,李怏忽地一笑:“朕的意思是你每年的願景無關乎都是百姓,國家,難道說你沒有些關於自身的願景嗎?”
李祺不由愣住。
皇上這個意思....怕不是要給她納妃?還是說要讓她像寧王那樣考慮一下終身大事?
關於這些,她都不曾考慮。
可有時候人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下一秒,李祺就聽李怏道:“朕聽說兗州刺史家有一女,賢惠淑良,今年到了出閣的年紀,太子過了年二十有一,東宮也該有個女主人了,是吧?”
李怏這話的意思很明顯,這是要給李祺納妃。
台下的大臣聽了這話,紛紛開始躁動。
話說兗州的王刺史可謂是皇上的心腹之一,皇上有意要為他家女兒指婚,指的還是太子,尋常人那是枝頭攀上鳳凰,一日高飛。隻可惜今年這宮宴,王刺史尚在兗州沒有趕回來,不然這是何等的風光。
眼下王刺史不在,大家也就隻能把目光投向太子。
不過太子不比寧王,他一直長在皇上的羽翼之後,在朝中沒有什麼勢力,大臣們與他都算不上親近,一時間倒沒有人先開口說些恭喜他的話。
大家又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後又把目光看向太子的老師。
這種場合理應是何冠儒該先開口。
可誰又能想到何冠儒是真沉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