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喜事(2 / 2)

慈悲渡 乾九九 4123 字 10個月前

事情也看著給人差不多說通,接下來就是把人哄高興,張皇後說著,又衝李怏眨眨眼。

李怏不為所動。

張皇後撫上他的嘴:“好了,陛下就不要生氣了,臣妾真是為了陛下而來,那桉成的事就是順帶一提,陛下高興就當聽到了,不高興就當不知道,陛下在這樣,那臣妾可就回傾月宮去了。”

李怏果真吃這一招,這話一過,立馬就綻開了笑,拉著皇後往床塌上撲。

***

很快,李祺與周家小姐的事情就傳遍了宮裡大大小小的角落。

張皇後對這事雖沒百分百的把握,但第二日就派人上周府要周可然的生辰庚帖,與此同時她還派人悄悄把這消息泄露出去。

因此,當春節過後的第一場早朝上,眾大臣私底下都在討論這事,還為此分出了兩個幫派,一麵是對此事支持的,還有一麵是反對此事的。

李祺平日不參加早朝,但昨天夜裡李怏派孫篤告知她,在早朝上皇上有要事要宣布,請她去接旨,所以這回她就站在大殿內聽著身後的討論此事。

在皇上來之前,他們都是一點不避諱此事。

支持這場婚事的,大多都是她外祖父張寒嘯這一派的人,對他們來講,太子一旦納妃,這婚前婚後在朝中的地位肯定會不一般,特彆是等太子妃誕下子嗣後,太子在朝中的地位也算是穩固了。

至於不支持這事的人,全是庸王與中書令那一派的,他們自是認為庸王有朝一日能取代太子的位置,若是太子娶妃了,對他們的威脅可就會變大,事情就難辦了。

皇上來之後,一時間無人再噤聲。

開春的第一場廷議商量的一般都是年末堆積的事,以及新一年的安排之類的,開朝之後,眾大臣有序稟報。不過去年一年來京都沒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大家明麵上在聽著,但心裡頭都在等著某個言官先提起此事,好讓他們看看眼下的局勢到底如何。

可惜,直到李怏說有事稟報,無事退朝後,都沒有人提起這事。

倒是李怏正準備起身,突然又坐回龍椅上淡淡道:“對了,朕還想起來一事。”

底下的大臣紛紛看向李怏。

“是一樁喜事。”李怏的笑容滿溢,“皇太子今年二十有一,他的終身大事朕已替他選定好了人選,庚帖已送往禮部,禮部那邊可以準備起來了。”

這話一出,大臣們反應過來自己今天討論的這事原來還真是板上釘釘之事,一時間,大臣們紛紛開始恭喜皇上與太子。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聽到這個消息,庸王那一派的人就沒什麼好臉色。

這時,中書令吳兆站出來道:“臣恭賀陛下與太子,不過今年開春恰逢三年一遇的科考,禮部事務繁忙,不知他們這是否忙得過來?”

明眼人都聽得出來中書令這話表麵是在關心禮部的安排,但堂堂禮部,那麼多人,這些事都是分工明確的,什麼科考、彩禮納娶都有專人負責,中書令這話反而更像是對太子的婚事持反對意見。

李怏不以為然道:“有勞中書令費心了,太子的大婚在科考之後,剛開年禮部尚有空閒,可以先準備起來。”

接著他又宣布:“還有一事,今年的春闈試題將不由禮部負責,先暫由太子負責。”

聽到這話,底下的大臣都不由一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