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妖孽(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7727 字 10個月前

忠銳軍的駐地鎮州,與威州相鄰,燕鳴河的上遊就在威州境內。

他聲音沉緩的問道:“伏襲者的身份可查出來了?”

韋蘊的目光沉邃,說道:“賊人都戰死無一活口,五百騎俱是黑發鮮卑,難說是來自大唐,還是大唐之外。”

大唐境內的黑發鮮卑有很多。

北方中原曾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統治過一百四十多年,後來分裂為東魏、西魏,又被宇文氏北周和高氏北齊兩個鮮卑政權取代,各立三四十年,經過兩百年的鮮卑統治,北方中原的黑發鮮卑很多。之後,大唐取代北周而立,又揮師東進覆滅北齊,將兩國的大部分鮮卑貴族趕到了長城以北,但選擇歸附大唐的鮮卑族也很多,如獨孤氏、慕容氏就是鮮卑大族。普通的鮮卑族更多,散居在北方各州。

宇文北周和高氏北齊逃到北塞後,又分彆與北方十胡、東北黃發鮮卑等部族聯合,建立燕周國和烏古斯汗國。——從地域上看,此次襲擊清川郡主的鮮卑騎兵最有可能來自是與鎮州一河之隔的燕周。

烏古斯汗國在燕周國以東,與安北都護府的鎮州不接壤,若有五百騎兵避過安北都護府重重關隘潛入最西北麵的鎮州,那真讓人懷疑安北府的關防稀漏到何等地步了!——這個可能性極小。

如果伏襲者是燕周國的騎兵,那這些人是怎麼潛到燕鳴河以南,卻沒被邊哨發現的?——這不是幾個人!是五百人!整整五百騎兵!

要麼是從橫馬山翻過來,要麼是從燕鳴河的河中嫋遊過來。

無論哪種,安北鎮州與河西威州的邊哨都負有責任。

莫怪韋蘊麵色凝重了。

不僅僅是承擔責任的問題,更糟糕的是涉及到了邊哨防衛有可能的漏洞。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這些鮮卑騎兵來自大唐境內。

那就更糟糕了。

主使者是誰?

齊王?

還是其他勢力?

沒準蘭陵蕭氏都有嫌疑。

當然,蕭琮肯定這不是父親乾的,就算父親忌憚清川郡主,也不會采用刺殺的方式。

這是世家之間、世家與皇族的默契,誰開啟了刺殺,那就是沒完沒了,誰能肯定自己的精英子弟不會死在對方的刺殺之下呢?哪個家族妄啟刺殺,就等於拖著家族走上“自殺”之路,因為所有世家都不會容忍這樣不講規則的瘋子家族存在。

蕭琮相信皇帝和郡主都不會認為這次襲殺與蕭氏有關,但這種可能被人扣屎盆子的感覺很糟糕——那些襲殺者選擇在這個地段動手,不能不讓人多想。

韋蘊道:“這次襲殺對方顯然已經準備了很久,弩箭和刀上都淬了見血封喉的劇毒,破膚後頃刻間便死。”這種毒藥當然是不易得到的,何況是這樣大量的使用,絕對要準備好幾年,“郡主的五百遊奕營差不多都戰死了,侍衛也死了二十二個,圍攻郡主的是四位登極境高手。季衡率營趕到時,隻有郡主和四名侍衛還活著。其他,所有人都死了。”

蕭琮與韋蘊對視一眼,兩人都明白對方眼裡的意味,是在猜測到底是清川郡主殺了那四位登極境,還是她身後的隱衛出手了。

他們寧願相信第二種猜測,因為第一種猜測實在太不美好,那說明清川郡主要麼是隱藏了修為,不僅僅是登極境中期,要麼就是實力太驚人,同階內以一可敵四!

皇族如果出現這樣一位武道上的絕頂天才,對其他世家還是有壓力的。

想想高宗武皇帝時期的李神風,咳咳,真是讓所有世家一臉血。權勢滔天的第一世家太原王氏能被高宗鐵血清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鎮族高手被李見素一劍斬了,隻一劍,殺了那位已半腳跨入先天境的洞真境大圓滿!那年李見素才三十歲。

誰知道清川郡主李毓禎會不會是第二個楚國長公主李見素?

蕭琮心裡微微遺憾,這位郡主表妹怎麼就越打越強呢?

他臉上卻是顯出關切之色,問道:“郡主傷勢如何?”

韋蘊道:“郡主受傷極重,近期內恐怕不能離開威州。某前日已發緊急軍報給國公,告知此事。”

清川郡主在這裡養傷,威勝軍與河西道就得擔負起郡主的安全,韋蘊當然要向蕭昡通報並請援手,最好派幾個登極境高手過來護衛。

蕭琮麵上顯出愁色,登極境高手又不是菘菜,隨手就能摘十個八個的,在丙姓世家一個登極境就可當供奉了。大世家的底蘊當然要深得多,但蕭氏的底蘊也不能暴露給皇室,這樣的護衛要派幾人,想必父親自有忖量,不需他費心。

蕭琮臉上隻略顯愁色做了下態便斂去,流露出關切的表情道:“郡主在此養傷,琮當前去探望。”

按血緣關係,他與這位郡主是表兄妹呢,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探望。

“世子說的是。”韋蘊微笑起身,伸手道,“世子,請。”

二人起身走出堂舍,蕭琰和韋應周跟隨在後。

蕭琰心裡還有餘波震蕩,她之前已經想象清川郡主有多強,但沒想到是這麼強!

她才多少歲來著?

四哥上回說十八,過去六個月,最多十九。

十九歲的登極境中期?!還是以一殺四的登極境中期?!

蕭琰木著臉,默默望了下天。

妖孽啊!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唐代官員的官服有繡紋是從武則天起,接下來又被廢除。某覺得官服上有繡紋挺不錯的,所有保留了這個,不過繡的圖案某就自己創新了啊。

話說某一直覺得明朝錦衣衛的飛魚服挺好看的,又漂亮又帥氣~~

不過飛魚服可不是織的魚喲。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不是真的飛魚形。飛魚紋來自於《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或曰龍魚似狸一角,狸作鯉)。”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話說某為毛備注明朝的衣服,難道以後給蕭琰整這麼一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