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決定(1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7459 字 10個月前

室內靜默。

沈清猗垂斂著眉毛,不語。

蕭琮的擔憂,她當然明白,而且想得更深刻。可是她更知道,蕭氏真正做主的,還不是蕭琮——沈清猗更多考慮的,是梁國公蕭昡的心思。

蕭琮忌諱庶長子,是因為蕭璋從小到大給他造成的陰影。

但是,蕭琮的情況和他父親梁國公不一樣。

因為他娶了沈清猗,而不是尚公主。

為什麼蕭氏娶了公主的世子,都會先弄個庶長子出來?——其他世家雖然也有庶長子,但那是婢生子,地位低,屬於“賤庶子”,世家媳婦不會在意,但蕭氏娶的是公主,以皇室的強勢,絕不會允許公主的孩子出生前有任何庶子女出生。

而蕭氏的做法皇室為何沒有置喙?

因為蕭氏尚公主本就是不樂意的,這是皇室控製蕭氏的手段。

蕭氏為了防備公主生出的嫡子受公主影響親近皇室,做出不符合蕭氏利益的事,所以才會弄出個“良庶子”身份的庶長子,作為取代不合適嫡子的“備子”。

因為“備子”之用,這樣的庶長子從小就得到精心培養,受到的重視也和其他庶子不一樣,得到的家族資源也僅次於嫡長,這就使他們有了弱於嫡長、卻也可以一爭的實力。

但沈清猗不是公主,蕭氏不需要防備她生的嫡子,自然不會弄出個能與嫡長相爭的庶長子來,即使因為特殊緣故有了庶長子,也不會讓他越過嫡長——世家還是重嫡庶的。

所以,隻要蕭琮不昏頭,重庶輕嫡,他的兒子就不會出現嫡庶之爭。

至於魏子靜會對她造成的影響,沈清猗根本沒放在眼裡。

蕭琮所擔憂的,都不是她所擔憂的。

而去不去三清宮,也不是她和蕭琮能決定的。

她可以肯定,蕭昡會同意——作為蕭氏的家主,他權衡的是整個家族的利益,不會過多的考慮她這個兒媳婦的利益。

或許以蕭琮現在的為人品性,還不學不到他父親般,一切以蕭氏利益為主,但沈清猗並不想讓蕭琮為她爭來這個“不去”,且不提這對父子間會不會因此生出隔閡,就算沒有隔閡,但蕭昡對她必然生出芥蒂,而蕭琮日後回想起這件事又會不會後悔?

沈清猗不想去賭這個未來,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那是最靠不住的——這是母親的慘痛教訓。

她必須自己做籌謀。

所以她考慮的,不是去或不去的選擇,而是在這件事上,她能爭取到的最大利益。

她不僅要去,還要主動去,才會讓蕭氏覺得她犧牲小我、顧全大局,以蕭昡父子的心性,必會對她做出補償,而她最在意的,是她的母親,蕭昡父子應該知道怎麼補償她才能得到她的感激——有蕭昡父子明裡表姿態,她就不擔心沈氏那邊會慢待她的母親。

沈清猗眼眸垂著,神色冷沉的靜思約有一刻鐘,才提筆回複蕭琮道:“我的身份雖是主要原因,但疫症需要我出一分力,也是一個因素。除了我,蕭氏還有更合適的人嗎?以道門掌教的身份,說出口的話,不是隨便說說。”蕭氏能有其他方式比送她去三清宮更好嗎?——蕭氏幾乎不用付出利益。

蕭琮嘴唇動了動,有些艱澀的道:“清猗……”

沈清猗抬了抬手,止住了他要說的話,落筆道:“去道門,未必對我不利。”

如果這是孫師的意思……那必然有他的用意在;如果不是,她也想去看個清楚,三清宮究竟想在她身上得到什麼。而且,有了道門“火居弟子”這個身份,若再進一步拉近與道門的關係,無論是她在蕭氏,還是母親在沈氏,都是有利的。

但這些想法她不會跟蕭琮說。

她寫道:“能得到孫師完整的醫道傳承,這也是我希望的。即使沒有太清掌教所說的完整傳承,去了三清宮,與眾多醫家切磋醫技,尋求疫疾的解決,對我的醫道必定有很大的促進,這是難得的機會。孫師既收我為傳道弟子,我不能墮了孫師光大醫道的誌向。否則,百年之後,下到黃泉,何以麵對他老人家?”

蕭琮看了良久,心思複雜,說不清是什麼感覺,為妻子顧全大局難過,還是欣慰?他心中泛起苦澀,卻終究無法說個不字,苦笑一聲,道:“……我會寫信告訴父親。”

“嗯。”

沈清猗起身,“你寫信,我出去走走。”

蕭琮道:“好。”

看著她走到門邊,又忍不住叫了聲:“清猗!”

沈清猗回身看他。

蕭琮看著她說道:“你放心。”

——不管你去道門多久,你是我的妻子,這不會變。

沈清猗一笑,“我放心。”

穿履出了門,隻叫了白蘇跟著,往懸空亭走去。

她站在一半伸出懸崖的亭子裡,低頭看著下麵的深壑:走出這一步,是會越過懸崖,還是會跌落進深穀裡?

她又抬頭看著碧藍的天空,一團白色的雲慢悠悠的飄著。高空有一個黑點掠過,因為飛得太高看不清楚。她想:應該是鷹。隻有鷹才飛得這麼高。

她的手按在鐵木圍欄上,看了很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