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未至,就有極其淩厲的殺氣激射而來。
射向曹元度左右胸的第四、第五箭並不是在同一高度上,而是一高一低,箭尖在飛行中還顫出無數的箭影,不,那不是顫動,而是因為箭尖的飛行軌跡在不斷改變,又因為速度太快,這些軌跡就在空中拉出了箭尖的殘影。
這兩箭是雙箭搭弦同時射出,速度不分先後,後發的第六箭射向他坐騎的馬頭。
但馬頭在他的前方,當前麵兩箭貫入他胸的時候,這第六箭就同時貫入馬頭。
這三箭的先後速度和角度都把握得非常巧妙,曹元度顧人,就不能顧馬。
他養了四匹馬,這匹薩毗馬中的良駒是專用於吐蕃作戰,跟隨他已有三年,但這一瞬,曹元度隻能舍棄它。
那名吐蕃神射手是一位萬夫長,也是吐蕃騎軍的主將,雖然隻是融合境中期,但箭術非常高明,他的鐵箭都是三棱重箭頭,破甲能力和殺傷能力都很強,而且帶有倒鉤,拔出便會帶出一大團血肉,之前他左肩中了一箭,不敢拔出,隻能讓它插著,但箭頭上開有血槽,鮮血還不斷流出來,如果他右胸再中一箭,戰鬥力就要受到影響了。在此危急關頭,他隻能選擇救人而不救馬。
但曹元度要擋下胸口這兩箭也是不容易的。
這位吐蕃主將雖然武道境界比他差了一個大階,但他應該修習箭道的,箭上旋轉的力道非常強,即使以他登極境中期的內力,擋下他的一箭仍會覺得手臂發麻,何況他的箭路軌跡多變,必須全神貫注才能捕捉,而在戰場廝殺中要時刻提防著這麼一個遠處暗箭傷人的高手,那是很難的,之前已經有兩名融合境的親兵為了替他擋箭死在箭下。
而此時射向他胸口的這兩箭因為高低箭路的角度詭異,他沒有辦法一槍同時磕飛兩箭,而且兩箭的速度是一樣的,他磕飛一箭,就會中另一箭。而他的左臂因為左肩中箭的持續流血,出手速度已經受到影響,他沒有把握左手能夠很準確的抓住射向左胸的這一箭。
他腦中思緒瞬間閃過,右手衝前執於金槍中段,手臂揮槍一瞬間爆出幾十道槍影,因為槍的移動速度術快,那些殘影連起來就像一道金色的牆,他這一招八方風雨穿不透,將胸前擋得密不透風。
那兩箭“鏗鏗”撞上曹元度的槍牆。
就在這一瞬。
射向馬頭的那一箭被斜刺裡飛出的一箭擊中箭頭,橫飛出去。
蕭琰又是兩箭射向那吐蕃主將。
那吐蕃主將也扭身射出兩箭。
兩人用的都是三棱重箭,箭頭在兩人距離中段的空中對撞,噗噗兩聲,四箭同時墜地。
曹元度大笑一聲“好箭法!”夾鐙磕馬衝了出去,槍尖指向那吐蕃主將,大喝:“殺酋首!”
他沒有回頭看,不知道身後射箭的是誰,但觀這箭的準頭、速度和勁道,應該能與那吐蕃主將一較,正好他們兩人聯手,滅了這個吐蕃萬夫長——敵方中有這麼一個箭道高手,對己方威脅太大了。
他身後的十數驍騎也夾馬緊隨他疾衝。
曹元度又大喝道:“小心他的回旋箭!”
話音未落,那吐蕃萬夫長似乎意識到威脅,已經向蕭琰射出四箭。
一箭在前,三箭在後。
而第一箭是向高空飛去,後麵三箭呈品字形,在空中高速旋轉,所以力道極大,那箭很迅猛,淩厲的殺氣激射而出,但卻給人飄忽的感覺,因為箭路軌跡不定。
這四箭比起方才射馬那一箭不可同日而語,因為這四箭是射人。
就這四箭,蕭琰已知論箭術她不及這位吐蕃神射手。
她的箭術是跟原州果毅都尉諸義之切磋時學來的,蕭琰認為諸義之的箭術是她所見中最高明的,隻是因為沒修內力,不如修習武道的箭術高手,但是單論箭術,諸義之應該還在這位吐蕃神射手之上。
蕭琰從諸義之那裡學了幾分箭術後,在軍中又下民番苦功練習,在箭術上進步極快,然而與浸淫此道十數年的箭道高手相比,還是不能及的。
她必須聚集目力去捕捉對方箭路的軌跡,如此她的馳馬速度就勢必受到影響,這還是其次,更主要的是,以箭阻箭比她用刀擊箭更有難度,因為她更精深的是刀法而不是箭法,但她不能用刀,要與曹元度配合殺這位敵方大將,她就必須用箭遠射輔助。
蕭琰索性閉上眼睛,她早就發現自己的神識比眼力更厲害,遇上這種可能是專攻箭道的高手,她用神識去捕捉對方箭路的軌跡比目力更好用。
她先後射出了三箭。
不管對方的箭路如何飄忽,在她的神識中都可清晰的看見,因為箭頭是在螺旋式前進,所以它的軌跡是以環形前進。
蕭琰的第一箭在四十丈外射中敵箭,擦著敵箭的鐵鏃,射中敵箭的箭羽。箭羽斷去半邊,羽箭飛行的平衡就打斷,那箭斜著向前飛出幾丈後,就掉落地上。
蕭琰的第二箭射中另一箭的箭杆,硬木的箭杆從中折斷,敵箭遭到重力相擊,斜飛出數丈後也落下。
這時蕭琰的第三箭擊中對方的箭頭,兩箭同時墜地。
她身後左右的驍騎軍都大聲喝道:“好!”
這時那吐蕃主將射向高空的第一箭已從空中越過蕭琰,竟然急速的轉了一個彎,飛也似的射向蕭琰後背。
這一箭是“回旋箭”。
之前曹元度就吃過這種箭的大虧,他的兩名親兵就是為了替他擋這回旋箭,飛身撲了過去死在箭下。
這回旋箭的箭路仍然是飄忽的,而且無聲無息,如果蕭琰用目力,她就看不到後方,但她用的是神識,四麵八方都可看到。
蕭琰向後一個大仰身,箭從她麵上飛過。她右手如電,在那支箭再度回旋之前,攥住那箭的箭杆,高速旋轉的摩擦力將她的手心擦得發熱,若非她淬體強,手心已經被擦出血。
那吐蕃主將想不到他的二度回旋絕箭竟被人破去,心中吃驚,但他應變也極快,趁著蕭琰仰身未起,又飛速射出一箭。
這一箭射向她的戰馬前腹。
蕭琰來不及出箭,她腳踩馬蹬騰身而起,索性不去管那匹吐蕃戰馬,躍身落到赤風背上,在換馬的瞬間,她向那吐蕃主將的馬腿射出一箭,落上馬背時,又射出第二箭,射向那主將身邊親兵擎著的將旗旗杆。
那吐蕃主將連發兩箭,擊落蕭琰的箭。
但蕭琰趁這兩箭,已在馬背上坐穩,弦聲嗡嗡不絕,手快如箭,箭如連珠,射向那吐蕃主將。時而射人,時而射馬,時而射旗。那吐蕃主將即使穿著精工打造的枊葉甲,也不敢硬受蕭琰一箭,聽那箭破空的聲音,就知中箭必穿甲。
兩人的箭簇在空中對撞不止。
而那吐蕃主將是在扭身射箭,不管騎術多麼高明,總要受到影響的,因此與銜尾追上來的曹元度等驍騎軍的距離在拉近。
那吐蕃主將心中焦急,但他在蕭琰的遠射威脅下,又沒辦法回身疾馳。
而蕭琰的手速極快,即使箭術不及對方,在射箭的速度上卻是可以匹敵的,她一旦占了先手,就以疾風暴雨般的箭法壓得對方隻能截箭,再沒時間射出“飄忽箭”和“回旋箭”。
空中的箭簇碰撞聲鏗鏗響個不停。蕭琰已經射空一個箭壺,第二個箭壺也射出十五箭,她頭也不回的喝一聲:“小安!”安葉禧應聲擲出三十支重箭,穩穩落在蕭琰右肩頭的箭壺中。
這時曹元度率領驍騎軍前鋒已經追上吐蕃騎兵,金槍如萬朵梨花綻出,每開一朵便迸出一團血花,他周遭的吐蕃騎兵紛紛落馬。
曹元度衝入敵騎中,所向披靡。他身後是錐狀隊形的驍騎軍,手中馬槊揮舞,也是勇悍無比。更後麵的驍騎軍則往空中射箭,箭頭落向前方的吐蕃騎兵中,十箭中便有一箭中敵。
“後翼阻截!”吐蕃主將百忙中喝令道,就他這一分神的功夫,險些被蕭琰一箭射中,緊急下脖子一側,避過這險險一箭。
蕭琰暗自扼腕她沒有回旋箭的技法,否則飛過去回旋就射進他後頸。
心裡雖然在惋惜,手上的箭卻沒停,逼得那吐蕃主將沒辦法回身逃跑。
吐蕃騎兵在主將的喝令下,分出後翼一千騎回身迎敵。
曹元度率領身後八百騎兵組成的錐陣插入這一千騎中,直直殺向那吐蕃主將的位置。
那吐蕃主將在蕭琰的箭雨下沒法轉身騎馬逃跑,索性率領百騎親兵殺向曹元度。
曹元度作為錐頭,很快與吐蕃主將的親兵隊撞上交鋒。而那吐蕃主將在蕭琰的箭雨下,根本沒功夫向曹元度射箭,隻能眼睜睜看著曹元度槍下無敵,一槍挑落一名騎兵,漸漸向他逼近。他心中恐懼,喝令周遭騎兵阻敵,又以身後的騎兵為牆阻擋那銀麵唐騎的箭,他回身伏在馬上,在幾十個親兵的簇擁下往前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