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一個世界(2 / 2)

蘭陵風流 君朝西 8307 字 10個月前

“你是小狗。”

……

兩個加起來四百歲的先天宗師很幼稚的鬥嘴,其他先天都不以為異,一副司空見慣的樣子,劍閣的規矩,打架不能輸,鬥嘴也不能輸,管它幼稚不幼稚,不開口你就輸了。

花行知瞅了眼墨玉床上的活死人,又瞅了眼兩個幼稚鬥嘴的師兄師姊,還有一旁幸災樂禍、希望兩人立即打起來的師兄師姊們,以及笑吟吟看著的閣主,眼角微微抽了下,果然隻有自己才是正常的。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個“花癡”在師兄師姊眼裡也是多麼的不正常。

他清咳一聲,說道:“各位師兄師姊,咱們是在討論救人呢。”

“哦!”一眾對挑起打架興致盎然的師兄師姊們終於想起正事,立刻又臉色嚴肅起來。

澹台熊摸著胡髭粗硬的下巴想了會,說道:“要不咱們以情動人?慕容千山入魔都被蕭無念用真情拉回來了,沒準昭華也會被真情感動,元神蘇醒過來。《神州奇俠錄》裡,聶隱娘就是用情將薛紅線從沉眠中喚醒的嘛。”

眾師弟師妹嘴角一抽,齊齊離他遠了一步。

勾秋紅一臉憂鬱的道:“熊笨死不可怕,更可怕的是,這頭熊還中了言情的毒。”

噗!眾師兄弟妹憋笑,若非時機不對,早就捧腹大笑了。

“喂,小勾你什麼意思?”澹台熊瞪著眼,“彆以為我聽不出你的譏諷。哼,事實勝於雄辯,我親眼所見,難道會錯!”

眾師弟師妹懶得和他說真相,跟一頭熊掰什麼理?即使跟他說了必定是有清心淨魔念的外力因素,比如異寶之類,他們這位熊三師兄也必定會堅信:那是因為有感情做基礎!

閣主卻忽然說道:“以情動人,有幾分道理。”

澹台熊哈哈大笑,“看,閣主都說對。”

眾人:“……”

他們不以為閣主在說笑。

閣主經常說笑,但涉及李毓禎的生死,不會說笑。

五師弟景中書聲音沉穩的問道:“閣主說的情,指的是?”

“這個情,就是人間之情。”

閣主悠悠道:“勾師妹剛才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此即人和。”

“人間之情……”眾先天都忖眉沉思。

八師弟喻相興思索了一會,說道:“閣主最初說的人和,除了昭華自己的意念,是不是也有人間的意念?”

“不錯。”

閣主頷首說道:“我們都知道,佛門禪念宗和真言功法修的是佛力,但事實上,這個佛力是念力,這個念力,就來自於人間的信仰之力。但是,如何汲取人間的信仰之力,轉化為自己的念力?這是很困難的。但無論佛修怎麼修,首先一個前提,他們必須對佛的信仰完全虔誠。甚少有人知道,我們心劍道也能汲取他人對自己的意念之力,不一定是信仰,隻要是朝向自己的正意念之力就能汲取,但其艱難就在於自己對自己必須信仰虔誠,不僅是表意識的信仰,潛意識裡必須完全信仰自己,無所不能,吾即為神!但是,信仰自己,比信神、信佛更難。”

眾位先天都微微點頭,人們信仰外物,總是比信仰自己容易。

就算強如他們,也不敢說自己完全相信自己,所謂的“堅定的相信自己”,往往隻是表意識相信,而不是潛意識的深信。

這個潛意識,就是第六識和第七識。劍道的一個至高境界是劍心通明,這個“劍心”就是第六識、第七識,而很多劍道先天能達到的,隻是第六識的劍心通明。但心劍道修的是第七識,起-點就很高,當然起始也更艱難,凡是能跨入此道門檻的,無不是從小就有大信心者,相信自己一切皆能、相信自己一切都是正確的的狂信者。

閣主的四個正式弟子都沒有修習心劍道,唯有李毓禎這個非正式弟子繼承了她的劍道。因為李毓禎就是這樣的狂信者。在她的潛意識裡,每分每毫都堅信自己“我能!”正是有這樣強大的第七識,它才能調動第八識“心識之本”,這是人最深層次的意識,也是最強大的意識,有一心化萬法的能力,從而讓她發揮出了遠超境界的強大力量,撕裂空間造出一個界。

“但昭華的修為差得太遠,雖然發揮出第八識的力量,卻不能支持多久。”閣主說道,“但是,南部灣的十萬眾,他們統一的意願和渴望,形成了強大的人間念力。正是這些念力,被昭華的第七識汲取,繼續支持發揮第八識的力量,讓她的界能夠支撐下去。不過,我再晚去一刻,她的元神耗儘,再有人間念力,也是燈芯燃儘,點不亮了。”

澹台熊挺著急,“閣主的意思是,再聚集起十萬人的人間念力?讓昭華汲取為第七識的力量,意識壯大而清醒?”

“簡單來講,是如此。不過,十萬人的念力遠遠不夠。更多的念力,是用來抵抗意念能量的反噬。”閣主神色嚴肅道,“意念的境界不是好跨越的,超越自己的境界發揮第八識的力量,必然會帶來反噬。如果沒有強大的神念抵抗這種反噬,昭華就會在清醒的瞬間被強大的反噬衝潰紫府――輕者,武道修為儘廢;重者,前七識的意識都會受到損害。”

眾人臉色一變,前七識的意識都會受到損害,那不是變成無意無識的白癡了?

閣主說到這裡,目光看了一眼塔外,說道:“霍王到了。”回眼對景中書道,“小五,你去山門接一下霍王。”

“是。”

景中書瞬移到山門,便見霍王一身火紅袍子,出現在鐵索橋的另一端。

“霍王,請。”

守橋的弟子隻覺眼前一花,兩道人影已經不見了。

塔內的先天們已經瞬移離去。

雖然閣主的話還沒說完,但他們不必聚在一起見霍王,閣主說的辦法如果能救李毓禎,那就能救;如果不能救,他們留在這裡也沒用。

單觀閣主的神情,他們也猜測不出閣主到底有多大把握。

活了三百多年,生生死死都見得多了。

見得多了,生死悲戚也無法動搖閣主的心神。

又如何能從神情上揣測?

劍閣先天們隻能期望閣主的把握多幾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